第三单元 疾病警讯与防治要点
一、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已超过恶性肿瘤而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脑血管病在我国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他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有:癌症、糖尿病、心理疾病等。
§病例:朱先生,一位65岁的退休教授,是被救护车送到急诊室的。据陪同他来的人叙述,患者是在麻将桌上突然感到心慌、气喘,并伴有剧烈的胸背部疼痛感而送医的。检查:患者神志尚清醒,能够回答医生的问题。血压170/100mmHg,心率114次/分,心电图发现心脏前壁有小面积梗死区。医生诊断: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梗塞)。
1.高血压
●正常血压:<120/80mmHg(和) 注:健康青年人
●高血压:≥ 140/90mmHg(和/或) 注:中国和WHO
●高血压:≥ 130/80mmHg(或) 注:美国
2022年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颁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高血压防线前移,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为≥130/80mmHg(和/或);分级标准简化为二分法: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2级高血压。
《指南》建议,血压≥140/90mmHg者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血压≥130/80mmHg且伴临床合并症或靶器官损害或≥3种危险因素,亦应启动药物治疗。血压≥140/90mmHg推荐初始治疗即联合用药(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CB钙通道阻滞剂或ACEI/ARB+利尿剂 )。
拓展阅读:摘自《南风窗》----血压多高算高,听谁的?
这些天,一场事关国民心血管健康的争议引发关注。 争议焦点在于:要不要将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界值从140/90mmHg下调为130/80 mmHg。
事发于11月13日,一份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5家专业学术机构背书、百余名医学工作者署名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提出:推荐下调标准,并就12个相应的临床问题给出说明和依据。
这份以“指南”命名的文献一出,舆论场上就热议:“一觉醒来突然高血压。” 据了解,若以“新指南”为标准,被划入高血压的成年人数预计激增2.43亿,总数接近5亿,这也意味着,约三分之一的国民将成为高血压人群。
但很快,包括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刘力生在内的另一批权威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应该维持现有标准。
11月15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发文澄清:“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也就是说,时隔仅两天,很多人的血压又重新达标了。 一场乌龙的标准调整,引起公众一场虚惊。
不过据媒体报道,“新指南”核心成员回应质疑: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没拿药企一分钱(注:除了美国在2017年把高血压重新定义为≥130/80mmHg之外,欧洲心脏病学会、国际高血压学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判定高血压范围仍是≥140/90mmHg)。
比起专家们的学术争论,对公众来说,困惑和混乱更容易让人血压上升:究竟血压多高才算高,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国内外不下10部的“高血压指南合集”,每一份看上去似乎都是权威,建议的标准却不一致,该听谁的呢?
①早期信号:a.可长期无症状(无声的杀手);b.即使有,也是无特征性的症状:如头晕、头痛、耳鸣、失眠、流鼻血等。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并发症(心、脑、肾靶器官受损)。
②防治要点:a.定期体检,可自备血压计(如电子血压计);b.轻度(SBP140~159mmHg,DBP90~99mmHg 注:按新标准,2级高血压即血压≥140/90mmHg应该服药治疗):非药物治疗——减轻体重(运动)、不抽烟少喝酒、限盐(<6g/天);c.中重度:长期甚至终身药物治疗(如非洛地平、卡托普利、氯沙坦),不可突然停药。
2.冠心病
§病例Ⅰ:徐大叔55岁,是建筑工人,有一天劳累后感到心慌、胸闷,自己不知道病情的严重性,步行到医院就诊。到医院跟医生说:“我有点儿心慌,给我开点儿药。”医生一摸脉搏,发现他的脉搏很弱,还有心律不齐,知道病情很严重。于是,一边安慰徐大叔,让他在检查床上休息,一边迅速安排做心电图,结果发现是大面积心肌梗死,立即住院治疗,徐大叔转危为安。
§病例Ⅱ:急诊室来了一位自诉劳累后感到左上肢和肩背部疼痛的老年男性患者,经检查没有太多的异常表现,某医生给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准备让患者回家。这时突然想起读书时老师一再强调,对于肩背部疼痛的中老年患者千万不能忽略心肌梗死,于是顺手给患者开了一份急查心电图的申请单,结果竟就是心肌梗死。
①早期信号:劳累或激动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胸左部疼痛(闷压痛,可为烧灼感。“心脏神经官
能症”多为心尖部附近的刺痛),伴有出汗或疼痛放射到左肩、手臂、颈部。
②防治要点:a.减肥、控油、禁绝烟酒,治疗高血脂、避免诱发因素;b.若为心绞痛,一般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能在几分钟内消失(平卧,最好就地坐下来含1片,若没解决问题,可每5分钟含服1片。连续含服3片疼痛仍持续,拨打120。);c.若为心肌梗死,疼痛剧烈持续,常伴休克、心律失常、心衰等,含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拨打120。
急救口诀:取坐姿、舌下含、可重复、不过三。
补充说明:可疑心绞痛或者心梗发作,自救方法主要是:绝对静卧休息、拨打急救电话、嚼服300mg阿司匹林(排除阿司匹林过敏史、近期胃肠出血史及脑卒中征象等),可在血压不低、没有特殊禁忌的状态下尝试含服硝酸甘油1-2片。此时血管狭窄或完全堵塞,心肌缺血缺氧,而如果在此时频繁用力咳嗽,会进一步加重心肌耗氧从而恶化病情。
3.其他心血管病的早期信号:
体力劳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现象;上楼时比别人更容易胸闷、心悸;睡眠时感到憋气,需高枕后才好转;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二、脑血管疾病
§病例:王某,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一次与邻居发生口角后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急送医院。查:呼之不应,瞳孔右>左,鼾声呼吸,血压180/142mmHg。诊断:脑出血。
①早期信号:a.一侧上下肢感到麻木、软弱无力或不听使唤;b.突发眩晕或晕厥而摔跤;c.突发难以忍受的头痛或颈项疼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d.突然说话困难(吐字不清或舌头不停使唤);e.突然出现短暂的视力障碍(一过性黑朦)。
温馨提示:记住“fast”
轻松学习:来来来,听听丽水方言~
②防治要点:a.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多运动,少食油腻食物等),消除危险因素(戒烟酒、限盐等);b.定期体检,及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并积极加以控制;c.药物:25%硫酸镁、20%甘露醇控制出血性中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剂,预防缺血性中风)、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缺血性脑中风);d.卒中单元: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疗法,而是针对脑卒中病人的多学科(神经内外科、康复科、语言训练机构等)密切配合的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