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问药

谭波涛

目录

  • 1 第一单元 常见的急救处理
    • 1.1 第一课时   心肺复苏1
    • 1.2 第二课时 心肺复苏2
    • 1.3 第三课时 骨折固定与伤员搬运
    • 1.4 第四课时 止血与包扎
    • 1.5 第五课时 其他意外伤害的处理1
    • 1.6 第六课时 其他意外伤害的处理2
    • 1.7 单元自测
  • 2 第二单元 陪护观察和看化验单
    • 2.1 第前1/2课时 陪护观察
    • 2.2 第后1/2课时 看化验单
    • 2.3 单元自测
  • 3 第三单元 疾病警讯及防治要点
    • 3.1 第前1/2课时 心脑血管疾病
    • 3.2 第后1/2课时 糖尿病和癌症等
    • 3.3 单元自测
  • 4 第四单元 药物常识与用药须知
    • 4.1 第一课时  药物基本知识
    • 4.2 第二课时 用药须知1
    • 4.3 第三课时 用药须知2
    • 4.4 第四课时 用药须知3
    • 4.5 单元自测
  • 5 第五单元 血压和体温测量
    • 5.1 第一课时 血压测量
    • 5.2 第二课时 血压测量+体温测量
  • 6 第六单元 案例讨论
    • 6.1 基本步骤
    • 6.2 简单案例
    • 6.3 视频案例
  • 7 第七单元 抗疫专题
    • 7.1 新冠简介
    • 7.2 防疫图谱
第三课时 骨折固定与伤员搬运

二、骨折固定与伤员搬运


危险动作


判断骨折的主要依据 1.疼痛和压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移动时有剧痛。2.肿胀:内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都会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3.畸形:在骨折时肢体发生畸形,呈现短缩。4.功能障碍:原有的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失。

骨折特有的体征 1.畸形:骨折端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延长。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撞击,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1.前臂骨(桡骨、尺骨)骨折固定

①夹板(木板、硬纸板、杂志、伞等)置于伤肢下面;②两条长带或绷带将伤肢和夹板固定;③一块三角巾悬吊伤肢。



注意:夹板长度最好超过骨折处的上下关节(至少要超骨折处)。



2.上臂骨(肱骨)骨折固定

①两条长带将伤肢和夹板固定;②一块三角巾兜住前臂,绕颈后打结;③一条长带绕固定好的患肢及胸背部于健侧腋下打结。



3.大腿骨(股骨)骨折固定

①外侧长夹板(从腰到脚跟),内侧短夹板(从会阴到脚跟);②用绷带或长毛巾,在腰部、大腿根部膝盖环绕伤肢包扎固定;③无夹板时,可用绷带把伤肢固定在健侧肢体上。







4.小腿骨(胫骨、腓骨)骨折固定


①将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伤肢的内外两侧(应跨过踝关节与膝关节);②在夹板的两端用长带将伤肢及夹板包扎固定;③无夹板时,可用长带把伤肢固定在健侧肢体上。






5.颈椎骨折固定

①伤员仰卧(头不能前屈或后仰);②头两侧放置枕头或衣服卷;③两条带子分别通过额头、下颌处固定头部、衣服卷及木板。






6.胸椎、腰椎骨折固定

①伤员平直仰卧于硬质木板上(可在伤处垫一薄枕);②用几条带子将伤员与木板固定。



7.附 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情况比较复杂。现场急救只作伤口简单包扎处理,以减少出血,防止感染为重点。有脑膨出时,用敷绕其周围,保护脑组织以免污染和增加损伤。


 附 手指骨骨折



8.伤员搬运

徒手搬运:搀扶:用于病情较轻,能站立行走者;背驮:用于清醒且体重轻、可站立,但不能自行行走者。呼吸困难、胸部创伤者不宜用;抱持:多适用于单名救助者实施搬运;双人搭椅:适用于清醒并能配合救助者的伤员;拉车式:适用于搬运没有骨折的伤员。需两名救助者。





器械搬运:担架搬运:现场急救最常用的搬运方法;椅子搬运:楼梯狭窄或陡直,可用牢固靠背椅搬运。失去知觉者不宜用此法;床单、被褥搬运:遇窄梯、狭道,其他工具难以搬运,或遇寒冷天气,可用此法。四肢骨折、脊柱损伤者不宜用。





特殊搬运:脊柱损伤:多人用手臂共同将其平行搬至水平木板上,注意托住双下肢;呼吸困难或胸部伤:可用椅子搬运。








9.急救口诀

骨折首选是固定,不要复位要稳静。动作要快也要精,部位找准全搞定;搬运加转移,稳固排第一。摇与晃是忌,察色观呼吸。


 视频:地震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