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学

主讲教师: 杨永明 教授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教学进度:
  • 预报名
  • 进行中
  • 已结束

学时安排:112学时

学分:7分

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和交流的学科。工程图样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技术思想的语言,是工程技术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且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对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方法,增强工程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是工科各专业必修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
  • 45621930

    累计页面浏览量

  • 17438

    累计选课人数

  • 4745

    累计互动次数

点击标题可预览章节内容

课程概况

  • 1.1课程基本资料

  • 1.2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 1.3河北省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获奖

  • 1.4绪论

制图基本知识

  • 2.1技术制图国家标准

  • 2.2平面图形画法

正投影法基础

  • 3.1投影法和视图

  • 3.2点、直线的投影

  • 3.3平面的投影

基本立体的三视图

  • 4.1平面立体的投影分析

  • 4.2回转体的投影分析

立体表面交线

  • 5.1截交线的投影

  • 5.2相贯线的投影

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

  • 6.1组合体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 6.2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 6.3组合体读图-形体分析法

  • 6.4组合体读图-线面分析法

  • 6.5组合体尺寸标注

  • 6.6构型设计

图样基本表示法

  • 7.1视图

  • 7.2剖视图画法

  • 7.3断面图画法

  • 7.4常用简化画法

标准件与常用件

  • 8.1螺纹结构的画法及标注

  • 8.2螺纹紧固件画法

  • 8.3键联结、销联接、滚动轴承画法

  • 8.4齿轮画法

  • 8.5蜗轮、蜗杆画法

  • 8.6圆柱压缩弹簧画法

零件图

  • 9.1零件图的表达方案选择

  • 9.2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 9.3读轴零件图

  • 9.4读盘类零件图

  • 9.5读支架类零件图

  • 9.6读箱体类零件图

装配图

  • 10.1读装配图

  • 10.2拆画零件图

  • 10.3装配图画法

计算机绘图基础

  • 11.1AutoCAD基本操作

  • 11.2平面图形画法

  • 11.3尺寸标注与编辑

  • 11.4准确作图工具的使用

  • 11.5零件图绘制

  • 11.6装配图绘制

  • 11.7三维造型

实践教学

  • 12.1基本作图方法

  • 12.2零件测绘

  • 12.3部件测绘

常见问题

  • 1.我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首先您要注册一个学银在线的账号。

    (2)您需要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您可以选择在PC端登陆我们的网页, 也可以选择下载我们的app学习通,通过手机客户端来学习。

    (3)您一旦报名选择了课程,我们的课程主讲老师或课程团队会通过通知的形式给您发送课程有关的消息,同时会抄送您的邮箱,请您及时查收。

  • 2.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怎么办?

    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帮助:

    (1)在课程群聊中发布求助信息,说不定和你一起学习这门课的小伙伴就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呢;

    (2)在课程讨论区留言,课程团队看到后将会及时回复。

    (3)联系我们的客服,或者随时给我们发邮件,邮箱地址:xueyinkf@chaoxing.com。

  • 3.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1)我们的课程采用MOOC的方式授课,因此您可以自由安排您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但我们仍旧希望您每周能都有固定的时间持续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根据人的记忆曲线显示这种规律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您的学习质量。

    (2)学习的过程比较容易,为了检验您的学习成果,我们的课程团队会在课程章节结束后布置测验或作业,希望您尽可能的按时独立完成。如果有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您可以继续回看复习课程。

    (3)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与各位学习者一起煮酒论英雄。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光可以对课程所学内容温习内化,还能互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信您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

  • 4.课程会不会很难、很枯燥?

    (1)我们的课程都是老师经过精心设计拍摄制作而成,并且由于是MOOC的方式,所以课程拆分成了不同的知识点,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2)我们的课程多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授课方式,课程中也有许多案例的呈现,相信会给学习者带来诸多方面的启发。我们也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支持学习者将研究发现转化为实践,改进自身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