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叫“一针见血”吧?一针见血是静脉注射的最高境界,在静脉注射中做到“一针见血”可不是件容易事,你想一针见血,顺利完成注射吗?随我来
在做静脉注射时会遇到这种情况。

根本看不到静脉,这时我们可以尝试用示指、中指去触摸,手指触到皮肤后稍加用力,然后放松,反复触摸,当我们摸到有弹性、无搏动的管道状组织时,差不多就是静脉了,
这样的静脉位置较深,在注射时进针角度要大一些,只要进针方向正确,还是很容易成功的。
有的静脉位置表浅,很容易观察到,这时不要大意,穿刺时进针角度要小一些,以防刺穿血管,进针速度要快一点,防止针尖还未完全刺入静脉血液已经顺针尖斜面流出,一旦进针时发生出血也不要慌张,更不能马上拔针,造成更多的出血!此时要继续快速进针,针尖完全刺入后出血也会停止。

有的人静脉虽然清晰,但易滑动,穿刺时静脉在皮下滑动往往导致穿刺失败,我们可以从两端固定静脉,从正上方压住静脉刺入。

天气寒冷,脱水容易造成患者静脉充盈不良,我们可以做局部热敷或按摩使静脉充盈,也可使被穿刺处的血管处于较低的位置,扎紧止血带,这样静脉也会充盈一些,利于穿刺。
以上是四种静脉穿刺常用的技巧,静脉穿刺常见的失败原因总结起来也有四种。

第一种,针头刺入过浅或偏离静脉走行方向,未刺入静脉内,表现为抽吸无回血
这时我们需要判断静脉走行,调整针头方向,将针头继续刺入静脉内,就可以抽吸到回血,推注药液了。

第二种,针尖斜面未完全刺入静脉,一部分在静脉内一部分在静脉外,表现为抽吸虽然有回血但推药液可有局部隆起,有疼痛感。这时候只要将针尖继续沿静脉方向前进,完全送入静脉内,就可以注射了。

第三种,针头刺入较深刺破对侧血管壁,这时候针尖斜面一部分在静脉内、另一部分在静脉深处组织内,表现为抽吸有回血,推注少量药液局部可无隆起,但因部分药液注入静脉外患者有明显疼痛感。这时要将针头拔出,纵向按压穿刺局部组织,更换静脉重新穿刺。由于血管壁已被刺破,需要按压至不出血为止,以防出现血肿。

第四种,针头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主要表现为抽吸无回血,药液注入深层组织,有明显疼痛感。处理方法和第三种是一样的。
今天我介绍了静脉穿刺的四个技巧和四种失败原因,大家 “一针见血”的信心是不是又增加了一些呢?
最后王老师还要和大家说,一次的失败不代表以后次次都失败,一次的成功也不意味着以后每一次都成功,做静脉注射要胆大、心细、手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将成为优秀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