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

陈亚清

目录

  • 导论
    • ● 课程概述视频-国家精品课程复审
    • ● 教学计划
    • ● 护士的基本素质
    • ● 护士伦理基本原则
    • ● 护士职业价值观
    • ● 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 ● 护士的权利和义务
    • ● 护士执业注册
  • 第一章 医院护理环境
    • ● 1.1 医院设置与护理工作
    • ● 1.2 病区环境管理
    • ● 1.3 铺备用床
    • ● 1.4 铺麻醉床
    • ● 1.5 铺暂空床
    • ● 1.6 单元测试
  • 第二章 入院和出院护理
    • ● 2.1 轮椅运送患者法
    • ● 2.2 平车运送患者法
    • ● 2.3 单元测试
  • 第三章 舒适与卧位护理
    • ● 3.1 认识卧位
    • ● 3.2 常用卧位
    • ● 3.3 单元测试
  • 第四章 休息与活动
    • ● 4.1 睡眠时相
    • ● 4.2 活动
    • ● 4.3 单元测试
  • 第五章 医院感染
    • ● 5.1 医院感染概述
    • ● 5.2 物理消毒灭菌法
    • ● 5.3 手卫生
    • ● 5.4 无菌钳及无菌包使用法
    • ● 5.5 无菌容器使用及铺无菌盘法
    • ● 5.6 取用无菌溶液及戴脱无菌手套法
    • ● 5.7 隔离技术
    • ● 5.8 单元测试
  • 第六章 护理安全
    • ● 6.1 锐器损伤的防护
    • ● 6.2 护士职业暴露
    • ● 6.3 单元测试
  • 第七章 清洁护理技术
    • ● 7.1 特殊口腔护理
    • ● 7.2 压疮的概念、部位及分期
    • ● 7.3 卧有患者床单位的整理与更单法
    • ● 7.4 单元测试
  • 第八章 生命体征
    • ● 8.1 体温测量技术
    • ● 8.2 体温过高
    • ● 8.3 体温过高患者护理
    • ● 8.4 脉搏测量技术
    • ● 8.5 呼吸测量技术
    • ● 8.6 血压测量技术
    • ● 8.7 正常血压及高血压分类
    • ● 8.8 高血压患者护理
    • ● 8.9 单元测试
  • 第九章 冷热疗
    • ● 9.1 冷热疗概述
    • ● 9.2 冷热疗效果影响因素
    • ● 9.3 乙醇拭浴
    • ● 9.4 单元测试
  • 第十章 医疗和护理文件
    • ● 10.1 医嘱单
    • ● 10.2 体温单
  • 第十一章 饮食护理技术
    • ● 11.1 基本饮食
    • ● 11.2 治疗饮食
    • ● 11.3 鼻饲法
    • ● 11.4 单元测试
  • 第十二章 排泄护理技术
    • ● 12.1 排尿的观察
    • ● 12.2 导尿术
    • ● 12.3 排便的观察
    • ● 12.4 便秘护理
    • ● 12.5 单元测试
  • 第十三章 给药技术
    • ● 13.1 用药常识
    • ● 13.2 口服给药法
    • ● 13.3 雾化吸入给药
    • ● 13.4 注射初相识
    • ● 13.5 药液抽吸法
    • ● 13.6 皮内注射
    • ● 13.7 肌内注射
    • ● 13.8 静脉注射
    • ● 13.9 单元测试
  • 第十四章 药物过敏试验
    • ● 14.1 青毒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 ● 14.2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 ● 14.3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 ● 14.4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
    • ● 14.5 单元测试
  • 第十五章 输液和输血
    • ● 15.1 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 ● 15.2 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 ● 15.3 发热反应
    • ● 15.4 静脉炎
    • ● 15.5 急性肺水肿
    • ● 15.6 空气栓塞
    • ● 15.7 静脉输血前的准备
    • ● 15.8 单元测试
    • ● 单元测试
  • 第十六章 标本采集
    • ● 16.1 血标本采集
    • ● 16.2 尿标本采集
    • ● 16.3 单元测试
  • 第十七章 病情观察
    • ● 17.1 面容的观察
    • ● 17.2 意识状态观察
    • ● 17.3 瞳孔观察
    • ● 17.4 技能心肺复苏1
    • ● 17.5 技能心肺复苏2
    • ● 17.6 瓶式氧气吸入法
    • ● 17.7 吸痰法
    • ● 17.8 洗胃法
    • ● 单元测试
  • 第十八章 临终护理
    • ● 18.1 临终患者的护理
    • ● 18.2 单元测试
  • 第十九章 省技能训练操作视频
    • ● 19.1 无菌技术评估环境
    • ● 19.2 无菌持物钳
    • ● 19.3 倒无菌溶液
    • ● 19.4 铺无菌盘
    • ● 19.5 静脉输液视频
    • ● 19.6 梁冬雪心肺复苏视频
  • 思政课堂实录
    • ● 高热患者护理
    • ● 血压测量实训
    • ● 心肺复苏实训
    • ● 手卫生实训
    • ● 临终关怀
14.3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 1 微课视频
  • 2 课件
  • 3 随堂小测




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



(1)辨识患者。

(2)患者的病情、用药史、家族史和过敏史。

(3)患者是否禁食,空腹时不易进行过敏试验。

(4)患者的注射部位皮肤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1)患者准备:了解青霉素过敏试验的目的和意义,能积极配合操作。

(2)护士准备:着穿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

1)治疗车上层:注射盘内备皮肤常规消毒液、无菌棉签、砂轮、弯盘、启瓶器、青霉素、10毫升生理盐水,1毫升和5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卡、手消毒液,另备0.1%盐酸肾上腺素。

2)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锐器回收盒。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宽敞、明亮。


1)试验液配制:以每毫升含200~500U的青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内试验的剂量为0.1毫升,含20-50U。临床青霉素的制剂有40万U,80万U,160万U,400万U,我们以每瓶含青霉素80万U,每毫升500U的青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进行配制。


1)取一支80万U青霉素钠,加生理盐水4ml,药物浓度为20万U/ml,充分溶解,1次稀释。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药物浓度为2万U/ml,混匀,2次稀释。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药物浓度为2000U/ml,混匀,3次稀释。

4)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药物浓度为500U/ml,混匀。

(2)试验方法: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后,按照皮内注射法的方法,于前臂掌侧下段注射0.1毫升青霉素皮试液,20分钟后观察实验结果,进行试验结果的判断。

(3)结果判断

1)阴性:局部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全身无自觉症状。

2)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结,直径大于25px,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1)患者理解试验目的及注意事项,并能主动配合。

(2)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无菌概念强,操作熟练,动作轻巧,职业防护好,药液配制、试验方法和结果判断正确。

(3)护患沟通有效,彼此需要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