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交往的有效性取决于交往双方心理因素的综合效应。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效应有以下几种:
(1)首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是指交往中首次获得的信息对以后所给对象的评价或印象产生的影响。第一印象往往是深刻而牢固的,对以后的人际认识会产生定向性作用,即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觉具有综合的倾向。尽管第一印象产生时所需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但人会自动地把这些不完整、不充分的信息用想象去予以填补,从而形成整体的印象。
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次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这一现象。在实验中,他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述一位名叫杰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友好的人,后半段则描述成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和第二篇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而不友好,后半段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不友好。洛钦斯请被试的四个小组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好,结果是,读第一篇文章的人,95%认为杰姆友好;读第二篇文章的人,78%认为杰姆友好;读第三篇文章的人,18%认为杰姆友好;读第四篇文章的人,3%认为杰姆友好。这78%和18%的差异说明了首因效应的确是存在的。首因效应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是:当我们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一定要尽可能设计、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对方产生好感,并激发其继续与你保持交往的意向。
(2)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就是指在交往中所获得的信息或印象对以前给对象的评价或印象产生的影响。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后摄作用或最近印象。近因效应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某同学一向诚实,而最近一次却说了谎话,于是会被同学们认为他是一个不诚实的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故事,也是近因心理效应的典型例子。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这两种人际交往心理活动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但很有价值的道理:在交往初期,彼此生疏,容易产生首因效应。在交往后期,彼此相当熟悉,容易产生近因效应。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既要重视好的开始,也要重视好的结尾,做到善始善终。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印象。
(3)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从一个人的某个或某些特征出发,进而扩展到他的其他各方面的人际认识心理现象。此现象又称光环效应或月晕效应。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交往的初期阶段。晕轮效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例如,在大学生异性交往中,外貌晕轮效应较常见。我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等,都属晕轮效应。
(4)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就是指对某一类人形成一种固定的看法后,便习惯把某一具体交往对象看做是某一类人的典型代表的心理定势现象。刻板效应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存在。如,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刻板效应有:老年人保守、死板;青年人开放、创新;男的刚强;女的柔弱。对属于某一地域的人的刻板效应有:北方人豪爽耿直;南方人精明灵活。对不同职业的人的刻板效应有:商人狡猾、虚伪;学者诚实、严谨。
(5)投射作用
所谓投射作用是指个体认识他人时,往往会把自己的特性归属转移到他人身上。生活中,许多人往往都有一种共同的心态,就是总觉得他人是与自己相同的,即以己度人。比如,自己喜欢热闹,往往认为别人也喜欢热闹;自己爱议论他人,总认为别人时常背后议论自己;自己好胜心强就猜想别人也一定好强;惯于讲假话的人常常不相信别人的话。在投射效应中,还有比较有意思的另一种投射,即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概念,即个体将自身难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质或行为归于他人的心理过程。比如各种民族优越感、种族主义、男权主义、小团体排他、同性恋恐惧等。例如,某位少女非常想要取得异性的关注,但同时又觉得吸引异性注意是非常轻浮的行为,于是将这种想要吸引异性关注的愿望投射到某个活泼外向的女孩身上,认为她太过招摇,讨人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