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必修部分
    • 1.1 安全教育概述
      • 1.1.1 安全教育概述
      • 1.1.2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 1.2 国家安全
      • 1.2.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 1.2.2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的人民安全
      • 1.2.3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全面认识国家安全
      • 1.2.4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和宗旨
      • 1.2.5 维护国家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的态势
      • 1.2.6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法治保障
    • 1.3 治安安全
      • 1.3.1 人身财产安全教育概述
      • 1.3.2 人身安全保护
        • 1.3.2.1 运动场纠纷、寝室矛盾引起的伤害案件
        • 1.3.2.2 酗酒及恋爱纠纷引起的伤害案件
        • 1.3.2.3 自杀案件
        • 1.3.2.4 意外及其他事件
        • 1.3.2.5 针对女大学生的人身伤害案件
      • 1.3.3 财产安全保护
        • 1.3.3.1 十赌九诈之术
        • 1.3.3.2 由盗窃转化的人身伤害案件
        • 1.3.3.3 由诈骗及“两抢”转化的人身伤害案件
      • 1.3.4 毒品的预防
    • 1.4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1.4.1 电信网络诈骗概述
      • 1.4.2 冒充公检法诈骗
      • 1.4.3 网络交友“杀猪盘”诈骗
      • 1.4.4 冒充熟人诈骗
      • 1.4.5 网购交易诈骗
      • 1.4.6 刷单兼职诈骗
      • 1.4.7 冒充客服诈骗
      • 1.4.8 交易游戏账号诈骗
      • 1.4.9 校园贷新马甲——回租贷案例
      • 1.4.10 校园贷新马甲——培训贷案例
      • 1.4.11 防范“注销校园贷”骗局
    • 1.5 消防安全
      • 1.5.1 高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 1.5.2 高校发生火灾的原因
      • 1.5.3 常用消防灭火器材及其使用
      • 1.5.4 初起火灾扑救的原则
      • 1.5.5 火灾逃生常识及方法
    • 1.6 实验室安全
      • 1.6.1 初识实验室安全
        • 1.6.1.1 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来源
        • 1.6.1.2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类型
        • 1.6.1.3 实验室常用安全标识
      • 1.6.2 实验室水、电及消防安全
        • 1.6.2.1 实验室用水安全
        • 1.6.2.2 实验室安全用电常识
      • 1.6.3 实验室特种设备管理
      • 1.6.4 化学性实验废弃物分类与处置
      • 1.6.5 实验室个体防护及安全应急处置教育
        • 1.6.5.1 眼部和呼吸防护装备
        • 1.6.5.2 面部及手足躯干防护装备
        • 1.6.5.3 实验室通用防护设备
        • 1.6.5.4 化学品应急处置
        • 1.6.5.5 消防应急处置
    • 1.7 交通安全
      • 1.7.1 上海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
      • 1.7.2 道路交通标志与交通标线
      • 1.7.3 日常出行安全与应急意识
    • 1.8 网络安全
      • 1.8.1 相关法律知识
      • 1.8.2 常见网络危害
    • 1.9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
      • 1.9.1 心理健康
        • 1.9.1.1 健康的概念
        • 1.9.1.2 心理健康的概念
        • 1.9.1.3 心理亚健康
        • 1.9.1.4 心理健康保持与维护的措施
        • 1.9.1.5 走出心理健康的认识误区
        • 1.9.1.6 章节测验
      • 1.9.2 新生适应
      • 1.9.3 自我意识
        • 1.9.3.1 自我意识及表现特点
        • 1.9.3.2 自我意识的完善及建立自信的方法
      • 1.9.4 人格特征
        • 1.9.4.1 人格的概念
        • 1.9.4.2 气质及其类型
        • 1.9.4.3 性格及其类型
        • 1.9.4.4 气质和性格的关系
        • 1.9.4.5 健康人格的培养方法
        • 1.9.4.6 章节测验
      • 1.9.5 情绪管理
        • 1.9.5.1 情绪概念及作用
        • 1.9.5.2 情绪、压力与绩效的关系
        • 1.9.5.3 情绪、情感与情商
        • 1.9.5.4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 1.9.5.5 大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 1.9.5.6 情绪的调试与管理
        • 1.9.5.7 章节测验
      • 1.9.6 压力挫折
        • 1.9.6.1 挫折产生的原因和挫折后的不同反应
        • 1.9.6.2 挫折后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应对方法
      • 1.9.7 人际交往
        • 1.9.7.1 人际交往及人际距离
        • 1.9.7.2 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 1.9.7.3 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
        • 1.9.7.4 人际交往的技巧
        • 1.9.7.5 章节测验
      • 1.9.8 生命教育
        • 1.9.8.1 生命的含义与存在
        • 1.9.8.2 生命存在的意义
        • 1.9.8.3 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 1.9.8.4 章节测验
      • 1.9.9 心理危机
        • 1.9.9.1 心理危机的表现
        • 1.9.9.2 心理危机的分类
        • 1.9.9.3 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 1.9.9.4 章节测验
    • 1.10 公共卫生安全
      • 1.10.1 21世纪的公共卫生问题
      • 1.10.2 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 1.10.3 全球性传染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新冠疫情为例
      • 1.10.4 常见传染病防控
      • 1.10.5 食品安全——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
    • 1.11 防灾减灾与应急自救
      • 1.11.1 灾害灾难与防灾减灾
      • 1.11.2 气象灾害
      • 1.11.3 地质灾害
      • 1.11.4 海洋灾害
      • 1.11.5 事故灾难
      • 1.11.6 心肺复苏的内容与操作
      • 1.11.7 溺水与触电的急救方法
      • 1.11.8 烧烫伤的急救方法
      • 1.11.9 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使用方法
  • 2 选修部分
    • 2.1 安全教育概述
      • 2.1.1 绪论概述
      • 2.1.2 安全教育的概念、特征与目标
      • 2.1.3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 2.2 国家安全
      • 2.2.1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 2.2.2 提高国家主权安全观
      • 2.2.3 增强国土安全意识
      • 2.2.4 树立捍卫海洋国土意识
      • 2.2.5 国家安全的核心反对分裂、台海统一
      • 2.2.6 富国强军国家才安全
      • 2.2.7 遵守校纪校规,树立法律意识
      • 2.2.8 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 2.2.9 恐怖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 2.2.10 常用的反恐措施
      • 2.2.11 反恐安全
    • 2.3 治安安全
      • 2.3.1 维护校园稳定
        • 2.3.1.1 敬畏生命之重
        • 2.3.1.2 慎坐顺风车
        • 2.3.1.3 对毒品说不
      • 2.3.2 财产安全
        • 2.3.2.1 发生诈骗案件的主要原因
        • 2.3.2.2 发生偷盗窃案件的主要原因
        • 2.3.2.3 偷盗窃案件的种类.上
        • 2.3.2.4 偷盗窃案件的种类.下
        • 2.3.2.5 如何防范偷盗
        • 2.3.2.6 “两抢”及赌博案件
        • 2.3.2.7 传销、“代销”及“上门推销”
        • 2.3.2.8 非正规的培训及金融操作造成的损失
        • 2.3.2.9 诈骗案件主要种类.上
        • 2.3.2.10 诈骗案件主要种类.下
        • 2.3.2.11 如何防范诈骗
        • 2.3.2.12 出租车物品遗忘及办卡造成的损失
      • 2.3.3 女子防狼自卫术
        • 2.3.3.1 基本擒拿示范
        • 2.3.3.2 防狼四法
        • 2.3.3.3 掌击下颌
        • 2.3.3.4 提膝顶裆
        • 2.3.3.5 弹踢击裆
        • 2.3.3.6 寸力拍裆
        • 2.3.3.7 猛踩脚趾
        • 2.3.3.8 手臂击裆
        • 2.3.3.9 倒地蹬蹄
        • 2.3.3.10 指挖双眼
    • 2.4 消防安全
      • 2.4.1 火灾悲剧的警示
      • 2.4.2 消防的基本概念
      • 2.4.3 消防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 2.4.4 家庭火灾的预防
      • 2.4.5 火灾发展变化规律
      • 2.4.6 火灾的成因
      • 2.4.7 灭火的方法
      • 2.4.8 家庭火灾扑救的工具
    • 2.5 实验室安全
      • 2.5.1 化学类实验室安全及危险化学品管理
        • 2.5.1.1 化学化工实验的特点和安全隐患
        • 2.5.1.2 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 2.5.1.3 化学物质风险
        • 2.5.1.4 管制化学品
      • 2.5.2 机械类实验室、辐射安全
        • 2.5.2.1 实验室中典型机械安全防护(上)
        • 2.5.2.2 实验室中典型机械安全防护(中)
        • 2.5.2.3 实验室中典型机械安全防护(下)
        • 2.5.2.4 辐射防护基础
        • 2.5.2.5 辐射事故分级
      • 2.5.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 2.5.3.1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范与措施(上)
        • 2.5.3.2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范与措施(下)
        • 2.5.3.3 生物类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和典型的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 2.5.3.4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 2.6 交通安全
      • 2.6.1 交通事故处置
      • 2.6.2 机动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 2.7 网络安全
      • 2.7.1 计算机病毒基本知识
      • 2.7.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 2.7.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 2.7.4 黑客的攻防
      • 2.7.5 防火墙技术
      • 2.7.6 网络安全现状
    • 2.8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
      • 2.8.1 全面健康与全人发展
        • 2.8.1.1 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观点
        • 2.8.1.2 心理健康判断标准
        • 2.8.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2.8.1.4 章节测验
      • 2.8.2 自我认知的案例分析
      • 2.8.3 身份危机的案例分析
      • 2.8.4 家庭关爱缺失的案例分析
      • 2.8.5 学习心理
        • 2.8.5.1 学习心理特征
        • 2.8.5.2 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 2.8.5.3 常见学习问题的调试方法
        • 2.8.5.4 专业不称心
        • 2.8.5.5 章节测验
      • 2.8.6 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 2.8.6.1 爱情三要素
        • 2.8.6.2 大学生爱情的特征
        • 2.8.6.3 大学生恋爱中的常见问题
        • 2.8.6.4 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
        • 2.8.6.5 恋爱中的困扰及其心理调适
        • 2.8.6.6 爱情挫折及其心理调适
        • 2.8.6.7 性心理健康
        • 2.8.6.8 章节测验
      • 2.8.7 择业心理
        • 2.8.7.1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
        • 2.8.7.2 择业挫折感
        • 2.8.7.3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冲突
        • 2.8.7.4 困扰择业的几种常见心理问题
        • 2.8.7.5 择业的心理调适
        • 2.8.7.6 章节测验
      • 2.8.8 自杀心理危机
        • 2.8.8.1 自杀心理及原因
        • 2.8.8.2 自杀行为的预防措施
        • 2.8.8.3 章节测验
      • 2.8.9 常见心理问题
        • 2.8.9.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 2.8.9.2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2.8.9.3 大学生心理咨询态度
        • 2.8.9.4 章节测验
    • 2.9 公共卫生安全
      • 2.9.1 传染病的历史
      • 2.9.2 新冠肺炎:起源和发现
      • 2.9.3 新冠肺炎临床救治
      • 2.9.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2.10 防灾减灾与应急自救
      • 2.10.1 突发事件与现场急救
      • 2.10.2 现场急救与伤情判断
      • 2.10.3 呼救的要点
      • 2.10.4 心肺复苏的概念
      • 2.10.5 心肺复苏小结
      • 2.10.6 止血
      • 2.10.7 包扎
      • 2.10.8 固定与搬运术的概念
      • 2.10.9 固定与搬运术的方法
      • 2.10.10 中暑与交通事故的急救方法
  • 3 模拟考试
    • 3.1 模拟考试一
    • 3.2 模拟考试二
爱情三要素

爱情三要素

20世纪9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的三要素理论,成为目前解释人类爱情最有影响力的观点。 三要素理论认为:人类爱情的基本成分为三个,即亲密、热情、承诺。亲密是以彼此的信任为基础的情感表现,热情则必然伴随着彼此间性的吸引,承诺是内化为个体心灵需求的一种责任和约定。斯滕伯格根据爱情的三种基本要素,将人类的两性关系划分为以下七种。

(1)喜欢:亲密要素

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在爱情的三要素中只有亲密要素时,相处的双方在交往中会感觉亲切、轻松,有很强的信赖感,表现为喜欢。严格地说,此种关系不能纳入爱情。

(2)迷恋:热情要素

当只有热情要素时,双方有强烈的性吸引,但缺乏彼此的了解,缺乏彼此的信任,当然,更没有发展到承诺的阶段。处于迷恋中的个体相信:爱不需要理由。迷恋常见于一见钟情,这种刹那间绚烂如夏花的情绪是否有生命力,能否发展为稳定的情感,取决于是否会有亲密和承诺要素的形成。

(3)空洞的爱:承诺要素

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只有承诺,没有亲密和热情时,表明二者之间只有责任和义务,是高度道德化或价值高度异化的两性伙伴关系。就爱情而言,是没有爱情成分的空洞的爱。

(4)浪漫的爱:亲密和热情的结合

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具有亲密和热情两个要素,双方的关系不需要承诺来维系时,被认为是一种最轻松、最享受、最唯美的浪漫之爱。浪漫之爱,若是缺乏承诺的意愿或能力,则与婚姻无缘,很难有未来。

(5)伴侣的爱:亲密与承诺的结合

当两性之间的关系有亲密也有承诺,而缺乏性爱吸引时,彼此的关系已经升华为亲情式的信任和依赖,仿佛携手走过漫漫人生的银发夫妇,虽没有青春时的激情,却具有难以描述的情感深度,是不离不弃的黄金伴侣。

(6)虚幻的爱:热情和承诺的结合

当爱情只有热情和承诺时,常表现为闪婚。但由于没有以信任为基础的亲密要素,仿佛大厦没有坚实的地基,是虚幻的空中楼阁,随时有变异的可能,所以伴随闪婚的,常常也有闪离。

(7)完美的爱:亲密、热情和承诺三者的结合

真正的完美爱情应该以信任为基石,以性的吸引和欣赏为催化剂,以承诺为约束,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充满热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