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绪论
  •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 2.1 平面布局  概述
    • 2.2 平面布局——中国建筑组群方式
    • 2.3 艺术形象
      • 2.3.1 屋顶式样
      • 2.3.2 建筑的形式
    • 2.4 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 2.4.1 主要建筑材料
      • 2.4.2 结构形式
    • 2.5 装饰艺术特点
      • 2.5.1 木雕
      • 2.5.2 砖雕
      • 2.5.3 石雕
      • 2.5.4 琉璃
      • 2.5.5 泥塑
      • 2.5.6 彩画与壁画
    • 2.6 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 2.6.1 政治性因素
      • 2.6.2 里坊制与钟鼓楼
    • 2.7 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 2.7.1 建筑等级制度
      • 2.7.2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屋顶式样
      • 2.7.3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开间数
      • 2.7.4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建筑色彩
      • 2.7.5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彩画式样
      • 2.7.6 工官制度
    • 2.8 中国古建筑的地域特色
      • 2.8.1 中国古建筑的南北差异
      • 2.8.2 地理气候条件
      • 2.8.3 社会历史条件
      • 2.8.4 文化
  • 3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 3.1 城防建筑
      • 3.1.1 城防建筑概述
      • 3.1.2 城防建筑实例
    • 3.2 宫殿建筑
      • 3.2.1 北京故宫
      • 3.2.2 其他宫殿建筑
    • 3.3 坛庙建筑
      • 3.3.1 天坛
        • 3.3.1.1 “形”的象征
        • 3.3.1.2 “色彩”的象征
        • 3.3.1.3 “数”的象征
      • 3.3.2 祠、庙
        • 3.3.2.1 孔庙和文庙(上)
        • 3.3.2.2 孔庙和文庙(中 )
        • 3.3.2.3 孔庙和文庙(下)
    • 3.4 陵墓建筑
      • 3.4.1 陵墓建筑 概述
      • 3.4.2 陵墓建筑——构造形式
    • 3.5 宗教建筑
      • 3.5.1 宗教建筑 概述
      • 3.5.2 佛教建筑
      • 3.5.3 道教建筑
      • 3.5.4 塔
      • 3.5.5 石窟
    • 3.6 园林艺术
      • 3.6.1 皇家园林
      • 3.6.2 私家园林
    • 3.7 书院建筑
      • 3.7.1 选址与环境营造
      • 3.7.2 自由的讲学
      • 3.7.3 祭祀文化
      • 3.7.4 岳麓书院
    • 3.8 祠堂建筑
    • 3.9 会馆建筑
    • 3.10 民居
      • 3.10.1 合院式民居
      • 3.10.2 天井院落式民居
      • 3.10.3 窑洞式民居
      • 3.10.4 干栏式民居
      • 3.10.5 土楼式民居
      • 3.10.6 碉楼式民居与毡包式民居
    • 3.11 桥
    • 3.12 牌坊
  • 4 古建筑保护问题
    • 4.1 古建筑保护问题 概述
    • 4.2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 4.3 消失的古建筑(上)
    • 4.4 消失的古建筑(下)
    • 4.5 外国实例
    • 4.6 本人保护作品
  • 5 阅读
    • 5.1 阅读
  • 6 问卷调查
    • 6.1 问卷调查
建筑的形式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除了屋顶式样以外,还有建筑的形式,即单栋建筑的整体造型,有殿堂、厅堂、厢房、楼阁、亭、台、轩、榭、舫等。

殿堂  



殿堂是一个建筑群中的中心建筑,一般处在建筑群的中轴线上最重要的位置,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例如宫殿、寺庙中的大殿、正殿等。



厅堂                            



厅堂是指较小规模的建筑群中的中心建筑,其性质和殿堂相似,只是因为整个建筑群的规模较小,就不叫殿堂了。例如书院、祠堂和民居住宅中的正堂、前堂、后堂等。


厢房                                      




厢房是建筑群里处在中轴线两旁或前后部位的次要建筑,最常见的是东西两厢。


楼阁



楼阁是多层建筑,中国古代一般是两三层,很少有四层以上的。古代楼阁建筑较少,主要只有两种用途,一类是登临远眺,建于风景名胜之地,供游览观赏,如岳阳 楼、滕王阁等;一类是取僻静,多建于建筑群的后部较僻静之处,例如宫殿、宅第、书院中的藏书楼、寺庙中的藏经阁、民居中的闺楼、绣楼等。  

                                                                 亭



亭一般是一种点缀性的小型建筑,尤其在风景园林中常用,作为风景点缀、观赏,也供人休息。正因为是点景之用,所以亭子建筑虽小但艺术性强。其造型有四角、六角、八角,少量的还有圆形或其他特殊形状的。







台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流行高台建筑。用夯土和砖石砌筑一个高台,再在上面建建筑,其建筑高大雄伟,还可以登临远眺。例如章华台、铜雀台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台建筑。                                                                                                                                                     


                                                                轩




轩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其特点是一面无墙壁和门窗,全开敞。这种建筑一般建在园林中,用于休息和观景。



                                                               榭



榭也是一种特殊的建筑,一面临水,部分悬架于水面上,所以又称“水榭”。                                                                                                         

                                                                 舫



舫是一种船形小屋,用石块砌筑一个船体形状,上面再建一座小建筑,就像一艘小船停在岸边。人坐其中就像坐在船上一样。这种舫一般也是建在园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