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绪论
  •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 2.1 平面布局  概述
    • 2.2 平面布局——中国建筑组群方式
    • 2.3 艺术形象
      • 2.3.1 屋顶式样
      • 2.3.2 建筑的形式
    • 2.4 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 2.4.1 主要建筑材料
      • 2.4.2 结构形式
    • 2.5 装饰艺术特点
      • 2.5.1 木雕
      • 2.5.2 砖雕
      • 2.5.3 石雕
      • 2.5.4 琉璃
      • 2.5.5 泥塑
      • 2.5.6 彩画与壁画
    • 2.6 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 2.6.1 政治性因素
      • 2.6.2 里坊制与钟鼓楼
    • 2.7 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 2.7.1 建筑等级制度
      • 2.7.2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屋顶式样
      • 2.7.3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开间数
      • 2.7.4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建筑色彩
      • 2.7.5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彩画式样
      • 2.7.6 工官制度
    • 2.8 中国古建筑的地域特色
      • 2.8.1 中国古建筑的南北差异
      • 2.8.2 地理气候条件
      • 2.8.3 社会历史条件
      • 2.8.4 文化
  • 3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 3.1 城防建筑
      • 3.1.1 城防建筑概述
      • 3.1.2 城防建筑实例
    • 3.2 宫殿建筑
      • 3.2.1 北京故宫
      • 3.2.2 其他宫殿建筑
    • 3.3 坛庙建筑
      • 3.3.1 天坛
        • 3.3.1.1 “形”的象征
        • 3.3.1.2 “色彩”的象征
        • 3.3.1.3 “数”的象征
      • 3.3.2 祠、庙
        • 3.3.2.1 孔庙和文庙(上)
        • 3.3.2.2 孔庙和文庙(中 )
        • 3.3.2.3 孔庙和文庙(下)
    • 3.4 陵墓建筑
      • 3.4.1 陵墓建筑 概述
      • 3.4.2 陵墓建筑——构造形式
    • 3.5 宗教建筑
      • 3.5.1 宗教建筑 概述
      • 3.5.2 佛教建筑
      • 3.5.3 道教建筑
      • 3.5.4 塔
      • 3.5.5 石窟
    • 3.6 园林艺术
      • 3.6.1 皇家园林
      • 3.6.2 私家园林
    • 3.7 书院建筑
      • 3.7.1 选址与环境营造
      • 3.7.2 自由的讲学
      • 3.7.3 祭祀文化
      • 3.7.4 岳麓书院
    • 3.8 祠堂建筑
    • 3.9 会馆建筑
    • 3.10 民居
      • 3.10.1 合院式民居
      • 3.10.2 天井院落式民居
      • 3.10.3 窑洞式民居
      • 3.10.4 干栏式民居
      • 3.10.5 土楼式民居
      • 3.10.6 碉楼式民居与毡包式民居
    • 3.11 桥
    • 3.12 牌坊
  • 4 古建筑保护问题
    • 4.1 古建筑保护问题 概述
    • 4.2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 4.3 消失的古建筑(上)
    • 4.4 消失的古建筑(下)
    • 4.5 外国实例
    • 4.6 本人保护作品
  • 5 阅读
    • 5.1 阅读
  • 6 问卷调查
    • 6.1 问卷调查
北京故宫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所谓“五门三朝”,是古代宫殿制度规定皇宫前面要有连续五座门,即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而皇帝的朝堂要有三座,分别为外朝、治朝、燕朝。在今天北 京故宫中相应的五门就是大前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朝即故宫中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殿堂分别有不同的功能,太和殿相当于 “外朝”,是皇帝朝会文武百官和举行重大典礼仪式的场所;中和殿相当于“治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之前临时休息的地方,有时也在这里处理一般朝政,每届 科举考试中最后皇帝亲自主考钦点状元的殿试也是在这里举行;保和殿相当于“燕朝”,是皇帝个别会见朝臣,处理日常朝政的场所。这里最重要的是太和殿,它是 皇宫中最重要的殿堂,皇帝的登基大典等最重要的仪式必须在这里举行,太和殿里的皇帝宝座就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所谓“左祖右社”,是指皇宫的左边是祭祀祖宗的祖庙,右边是祭祀社稷的社稷坛。中国人崇拜祖先,祭祖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传统,皇帝也不例外,而且要做全国人 民的表率,要把祭祖宗的祖庙建在皇宫旁边最重要的地方。《礼记》中说:“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礼记.曲礼下》)。祭祖宗的地 方比居住的地方更重要。祭社稷也是重要的祭祀,“社”是指社神——土地之神,“稷”是指稷神——五谷之神。中国古代是农业国,有土地和粮食就会国泰民安, 所以皇帝必须隆重地祭祀社神和稷神。“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礼记.祭仪》)。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中正式确定了皇宫规划中“前朝后寝,左 祖右社”的制度。在今天北京故宫的布局中我们还能完整地看到“左祖右社”的痕迹——天安门的东边是太庙(皇帝的祖庙叫“太庙”),即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 宫;天安门的西边是社稷坛,即今天的中山公园。注意这里说的“左右”,是按皇帝坐在皇宫中坐北朝南的位置,他的左右。当我们站在天安门外,面朝皇宫里的时 候,左右就正好反过来了。中国古建筑所说的“左右”都是这样看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或在人们的座位次序排列中,左右关系是有着等级 地位的差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