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告别便秘
1.4.1.7 大黄 泻热通便排肠毒
大黄 泻热通便排肠毒

别 名 将军、生军、川军、黄良、火参、肤如、锦纹大黄、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用法用量 煎服,3~30克,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营养成分

蒽类衍生物、胶质、大黄酸、大黄泻脂、苷类化合物、鞣质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

防治便秘功效

大黄含有蒽苷大黄素、胶质、大黄酸、大黄泻脂等,其有效成分经口服后,在消化道内被细菌代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刺激胃壁神经丛而引起大肠蠕动,刺激黏膜下神经丛和更深部肌肉神经丛等,使肠运动亢进,发挥泻下作用。

良方妙药

1.习惯性便秘:大黄、枳实各6克,桃仁18克,柴胡、木香、甘草各12克。上药研末,调入适量蜂蜜。每次1匙,每日3次,饭前服。

2.大便燥结,胃热口臭,咽干喉痛:熟大黄60克,蜂蜜500毫升,黄酒40毫升。将熟大黄用黄酒浸1小时,加水煎2次,混合两煎汁液,与蜂蜜混匀,加盖密封,隔水加热30分钟后,离火装瓶备用。每次1匙,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3.便秘热证:甘草3克,大黄10~12克(后入),炒枳壳10~12克,芒硝10克(后入),水煎服。

功用疗效

消食,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注意事项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忌用。

适用人群

便秘、消化道出血、咽肿、肠痈腹痛、妇女瘀血经闭者适用。

养生食谱

◆熟大黄乌梅莲子粥

配 方:熟大黄20克,乌梅10克,莲子15克,大米150克。

做 法:先将大米洗净,莲子泡软,熟大黄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烧开,下乌梅煮至黏稠即可。

功 效:清热解毒、益气补血。

◆大黄粥

配 方:粳米150克,大黄3克,冰糖20克。

做 法:

1.大黄研成细粉,粳米洗净。

2.将大黄粉和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入500毫升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搅匀即成。

功 效:泻下通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泄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