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4.18.2 三焦之气发出的部位
三焦之气发出的部位

黄帝说:我想知道营气和卫气都是从什么地方发出的。岐伯回答说:营气是从中焦发出的,卫气是从上焦发出的。

黄帝说:我想再听您说说三焦从何而起,又是如何运行的。岐伯回答说:上焦起于胃的上口,沿着食道穿过隔膜并布散于胸中,经过腋下,沿手太阴经向下运行到手,再回到手阳明经,向上到达舌头,又向下交于足阳明经,循足阳明经运行。上焦之气常与营气并行于阳二十五周次,并行于阴也是二十五周次,一个昼夜是一个循环,共五十周次,而后又回到手太阴经,即循行全身一周。

黄帝说:人食用很热的饮食,刚刚吃下,还没有转化为水谷精气(即认为尚未转化为营卫之气)之时,就已经出汗了,有的是面部出汗,有的是背部出汗,有的是半身出汗,都不是按照卫气通常循行的路线,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说:这是由于在外受到了风邪的侵袭,腠理开泄,毛孔张大而汗液蒸腾,卫气流泄于体表,也就不能按照原来的路线循行了。因为卫气的性质为剽悍滑利,行走迅速,遇到疏张的孔道就会从中流泄而出,这样一来就不能沿卫气本来循行的路线运行,这种情况就称为“漏泄”。

黄帝问:我想了解中焦之气是从什么部位发出的。岐伯回答说:也是出自胃的上口,在上焦之后,胃所受纳的水谷之气,经过排泄糟粕、蒸发津液,进而化生出精微的物质,向上传注于肺脉,同时将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化为血液,以奉养全身,这种气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能够独自通行于经脉之中,我们称之为“营气”。

黄帝说:血和气,二者虽然名字不相同,但实际上却是同一类物质,这又怎样来理解呢?岐伯回答说:营气和卫气都是源自水谷精气,而血液也是水谷精气化生而成的,所以血与营卫之气,虽是不同名称,却是来源于同一类物质。因此说血液亏耗过度的人不能再使其发汗,因为脱汗则卫气亦伤;而脱汗伤卫气的人也不能再用放血疗法。所以如果既脱汗又失血则死,仅有脱汗或仅有失血则尚有生机。

血、气的同一性

食物在胃里消化后被运化至全身,是机体活力的源泉。人体内的血、气都从此而来,它们实际都是同一种物质。

黄帝说:想再听你谈谈下焦之气是从什么部位发出的。岐伯回答说:下焦分别清浊,将糟粕输送到回肠,然后将水液渗入到膀胱。所以,水谷同时进入胃里,经过胃的腐熟消化和小肠的分别清浊后,形成的糟粕部分便向下被输送到大肠,那么其中清的就是水液部分,渗入下焦的膀胱。

黄帝问:人喝的酒与谷物一起进入胃中以后,在谷物还没有被腐熟消化的时候,酒却先从小便排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回答说:酒是由谷物发酵而酿成的液体,酒气剽悍清纯,所以即使它在谷物之后入胃,也会在食物消化之前排出体外。

黄帝说:很对。我知道上焦的作用是宣化蒸腾,像雾露一样弥漫并灌溉全身;中焦的作用是腐熟运化水谷,像沤渍食物一样使之发生变化;下焦的作用是分别清浊,排泄糟粕,像沟渠排水一样。三焦的情况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