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4.16.1 营气在人体的循行
营气在人体的循行

营气的运行,起始于手太阴经脉,流注到手阳明经脉,沿其上行到面部,在面部进入足阳明经脉,再从足阳明经脉下行,到达足背,行至足大趾间,与起始于这里的足太阴经相合,然后再上行到达脾脏。从脾注入心中,沿着手少阴经脉,从腋窝往下,沿臂的内侧后缘注入手的小指,会合于手太阳经。然后沿着手太阳经上行,过腋窝,向上出于颧骨的内侧,经过眼睛的内眼角,再上行至头顶中央,向下行至项部,在此与足太阳经脉相合。接着沿着脊柱向下经过尻部,一直到达足小趾尖,斜入足心,注于足少阴经脉,并沿其到达肾脏。再经过肾脏注入心包络中,并向外散布于胸中,沿着心包络经的主脉——手厥阴经从腋下出,循臂下行,从小臂内侧的两条大筋之间进入手掌中,到达中指的指端,并转回流到无名指的指端,在此与手少阳经脉结合,由此上行注入两乳正中的膻中穴,并散布于上、中、下三焦,从三焦注入胆,出胁部,注入足少阳经脉,向下行至足背上,再由足背注入足大趾间,合于足厥阴经。然后循经上行至肝,从肝上行注入肺中,向上沿着喉咙的后面,进入鼻的内窍,终止于鼻的外孔。而其分支另行的,则上行于额部并沿着额部上行至头顶,再沿项部下行,循脊柱两侧继续向下进入骶骨,这正是督脉的循行路线。而后由此通过任脉环绕阴器,经过阴部的毛际,上行进入脐中,再向上进入腹中,上行进入缺盆,然后向下注入肺中,再次进入手太阴经脉,并由此出发开始下一个循环周流。这就是营气的循行路线,是气血循行的常规。

营气的循行

营气即营养全身之气,必须不断循行于人体才能保证生命的持续。营气的循行与经气在人体的循行一样,也是一昼夜50个周次,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