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4.13.1 足太阳经筋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
足太阳经筋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

足太阳经的经筋,起于足小趾的外侧,向上积聚于外踝,再斜行向上积聚于膝部,在下面的沿足外侧,积聚于足踵部,由踵部沿足跟上行积聚于腘窝内;该经筋的另一支,从外踝向上行,积聚于小腿肚的外侧,向上到达腘窝中部的内侧,与从足跟上行的一支并行向上,积聚于臀部,再沿着脊柱两侧上行至项部;由此分出的一条筋,另行入内结于舌根;另一条由项部分出的经筋直行向上积聚于枕骨,向上到达头顶,又沿着颜面下行,积聚于鼻;由此分出的一条支筋,像网络一样围绕上眼睑,然后向下积聚于颧骨处;有一条分支由挟脊上行的经筋别出,从腋窝后侧的外缘,上行积聚于肩髃部;另一条支筋,入腋窝下方,然后绕行到缺盆,向上积聚于耳后完骨部;另一支从缺盆分出,斜向上进入颧骨部分,与从颜面下行结于颧骨的支筋相合。

足太阳经的经筋发生的病变,可见足小趾掣引足跟部肿痛,膝腘拘挛,脊柱反张,项部拘急,肩臂不能上举,腋部引及缺盆部纠结作痛,不能左右摇动。治疗用燔针,疾进疾出,病愈则止,以疼痛的部位为针刺的腧穴。这种病叫作“仲春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