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4.12.2 经水与自然的对应对针刺的指导
经水与自然的对应对针刺的指导

黄帝说:自然界的十二经水应于人体的十二经脉,经水与经脉都有远近、浅深及水血多少的不同,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用于针刺治疗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足阳明胃经,为五脏六腑之海,它是十二经之中最大的经脉,其所受盛的营血也最多。如果其经气亢盛而发病,则其热势也必然炽盛,所以在针刺治疗足阳明胃经的实证时,不深刺,就不能疏散邪气,不留针,就不能泻尽病邪。足阳明经,针刺六分深,留针约呼吸十次的时间;在针刺足太阳膀胱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五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呼吸七次的时间;足少阳经,针刺四分深,留针约呼吸五次的时间;在针刺足太阴脾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三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呼吸四次的时间;足少阴经,针刺二分深,留针约呼吸三次的时间;在针刺足厥阴肝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一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呼吸两次的时间。

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深度有深和浅之别,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针刺的深度因针刺经脉的脉势强弱而不同,留针的时间也不同。此外,针刺的深度还要考虑病人的年龄、形体的高矮胖瘦等情况,做到辨证治疗。

手三阴三阳经脉,均循行于人体上半身,接受心肺气血的距离较近,气行迅速,针刺深度一般不超过二分,留针一般不超过一次呼吸时间。然而,人还有年龄少长、身材大小、体格胖瘦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其体质也就会有所差异,对于这些方面,医生都必须心中有数,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能够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而灵活选择治疗措施,那就叫作顺应了自然之理。灸法也是如此。如果施灸过度,变成“恶火”,就会骨髓枯槁,血脉凝涩;当针刺的深度和留针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元气虚脱。

黄帝说:人体的经脉有大小,血气有多少,皮肤有厚薄,肌肉有坚脆,肌肉突起部位也有大小,这些都能度量吗?岐伯回答说:对于这些方面,都是可以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的,但这些都是以身材适中且肌肉不很消瘦、血气没有衰败的健康人作为标准而测量出来的。若是形体消瘦、肌肉脱陷的人,怎么能用同一个标准针刺呢?所以,对于那些身材、体质都与中等水平不相近的人,如形体消瘦且肌肉脱陷者,就不能用这种标准去量度分寸,进行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