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4.10.10 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
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路线、病变与治疗

三焦的经脉叫“手少阳经”,起于无名指尖端,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中间,沿手背上行腕部,出前臂外侧两骨中间,穿过肘,沿上臂外侧上肩,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入缺盆,行于两乳之间的膻中,与心包联络,下膈膜,依次联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一条支脉,从胸部的膻中处上行,出于缺盆,并向上走行到颈项,挟耳后,再直上而出于耳上角,并由此环曲下行,绕颊部,而到达眼眶的下方。又一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复出耳前,过足少阳经客主人穴的前方,与前一条支脉交会于颊部,由此再上行至外眼角,而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

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路线:起于小指次指之端(1),上出两指之间(2),循手表腕(3),出臂外两骨之间(4),上贯肘(5),循臑外(6),上肩(7),而交出足少阳之后(8),入缺盆(9),布膻中,散落心包(10),下膈,循属三焦(11),其支者:从膻中(12),上出缺盆(13),上项(14),系耳后,直上(15)出耳上角(16),以屈下颊至䪼(17),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18),至目锐眦(19),

本经联系的脏腑:三焦、心包、肺。

名词解释

客主人

即上关穴之异名。

由于外邪侵犯本经所发生的病变,为耳聋、喉咙肿、喉痹。手少阳三焦经上的腧穴主治气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是自汗出,外眼角疼痛,面颊疼痛,耳后、肩部、上臂、肘部、前臂等部位的外缘处都发生疼痛,无名指不能活动。这些病症,属实的就用泻法,属虚的就用补法;属热的就用速刺法,属寒的就用留针法;脉虚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从本经取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一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人迎脉的脉象反而会比寸口脉的脉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