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4.6.2 针刺次数的选择
针刺次数的选择

黄帝问伯高说:我听说人之外在形体和内存脏气在发病时先后不同,这当中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伯高回答说:风寒邪气先伤害人的外在形体,病人担忧愤怒,伤及筋脉,筋脉乃病;风寒进而又伤及其体内脏气,体内脏气进一步伤害其五脏,而使五脏染病。这就是人之外在形体和内存脏气之疾病发生的先后关系。

针刺次数的选择

针刺时次数的选择是有规律的,一般是按照病三天针刺一次的方法计算。具体到实际情况,还要看疾病是由外向内发展,还是由内向外发展。

黄帝又问:根据得病时间的长短,又怎样施用针刺治疗呢?伯高回答说:得病九天的,针刺三次就可以了。得病时间为一个月的,针刺十次也就差不多了。无论得病时间长短,都可以依据病三天针一次的规律来推算需要针治的次数。如果疾病长久地存留在人体内而不离开,可仔细观察其发病部位的血络,针刺相应血络去其瘀血即可。

黄帝再问:人体内与体外之疾病,在治疗时有难治、易治的不同,此情况是怎样的呢?伯高回答说:外在形体先染病而未侵入其内脏的,针刺的次数可以根据已病的日数减半,再依据病三日针一次的规律来计算。如果内脏先受病,进而形体受到影响的,针刺的次数则应当为得病的天数加倍,再依规律推算。这就是说疾病发生的部位有内外之分,而在治疗上也相应有难易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