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4.4.7 脏腑的合穴
脏腑的合穴

黄帝说:我听说五脏六腑的脉气,都出于井穴,流注于荥、输、经穴而入归于合穴,那么,这些脉气是从什么通路进入合穴的?注入后又和哪些脏腑经脉相连属呢?我想听你讲讲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说:这就是手足各阳经从别络入于体内而连属于六腑的道理。

阴阳经脉的连属

人体经脉因其连属不同的脏腑器官而有阴阳之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二经脉。

黄帝问:荥、输与合穴,在治疗上各有一定的作用吗?岐伯答:荥、输的脉气都浮显在较浅部位,可以治疗外部经脉的病;合穴的脉气深入于内,故可治疗内部六腑的病。

黄帝问:六腑的病该怎样治疗呢?岐伯答:当取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穴位(即下合穴)来治疗。

黄帝问:六腑下合穴都有名称吗?岐伯答: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在本经的足三里穴;手阳明大肠经的腑气合于足阳明经的上巨虚穴;手太阳小肠经的腑气合于足阳明经的下巨虚穴;手少阳三焦经的腑气合于足太阳经的委阳穴;足太阳膀胱经的下合穴是本经的委中穴;足少阳胆经的下合穴是本经的阳陵泉穴。

黄帝问:这些合穴该怎样取呢?岐伯答:取足三里穴时要正坐屈膝,足背低平;取上、下巨虚穴时要将足抬起;取委阳穴时要屈伸腿足,认真探寻,作出判断;取委中穴时要身蹲屈膝而取;取阳陵泉穴时要正身蹲坐,使两膝齐平,在委阳的外侧取之;取荥、输各穴以治疗在外经脉的病时,应先牵拉伸展四肢,而使经脉舒展,气血流通,然后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