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4.2.3 四季针刺时的取穴原则
四季针刺时的取穴原则

在春天针刺时,应取浅表部位的络脉、十二经的荥穴以及大筋与肌肉之间的部位,病情严重的可深刺,病情轻微的可浅刺;在夏天针刺时,应取十二经的腧穴、孙络以及肌肉、皮肤之上的浅表部位;在秋天针刺时,应取十二经的合穴,其余方面与春天的针刺方法一样;在冬天针刺时,应取十二经的井穴或脏腑的腧穴,同时应深刺并留针。四季阴阳消长的气候有一定的变化顺序,人的气血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内外盛衰的不同表现,疾病的发作也有与之相应的部位,这些因素决定了四季要用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转筋病,应让患者站立而取穴针刺,这样可以使痉挛现象很快消失。治疗四肢痿废和手足厥逆病,应让患者仰卧,四肢伸开再进行针刺,这样可以使患者的气血运行畅通而立即有轻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