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4.1.1 经气的变化与针刺
经气的变化与针刺

小针治病的要点,容易掌握,但要达到精妙的地步却很困难。一般技术粗浅的医生只知道拘泥于观察病人的形体,仅从外表来辨别病情,而高明的医生则能根据病人的神气盛衰和气血虚实变化来加以针治。气血循行于经脉,出入有一定的门户,病邪也能从这些门户侵入体内。若不详细了解病情,认清疾病的本质,怎么能知道疾病发生的原因而给以正确的治疗呢?针刺的微妙关键在于疾徐手法的运用。粗劣的医生只知道死守与症状相对应的若干穴位来进行治疗,而高明的医生却注重观察病人经络中气机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经气的循行离不开穴位孔窍,这些穴位孔窍中气机的变化细小而微妙。当邪气正盛时,切不可迎而用补法;当邪气已去时,不宜追而用泻法。懂得依据经气虚实变化而施治的医生,不会有毫发差错;不懂得经气虚实变化道理的人,就如同扣在弦上的箭,不能及时准确地射出一样。只有掌握经气往来逆顺的变化,才能把握住针刺的正确时机。劣医对此昏昧无知,只有高明的医生才能体察到其中的奥妙。

刺手与压手

刺手即用来持针并刺皮肤的手,压手即用来按压皮肤的手。刺手与压手互相配合,协同进针是针刺时常用的一种手法。

经气的逆顺:气去的,脉虚而小为逆;气来的,脉平而和为顺。明白经气往来逆顺的变化,就可以大胆地施行针法。迎着经脉的循行方向进针,与其来势相逆,施用泻法,邪气就会由实转虚;随着经脉的循行方向进针,与其去势相顺,施用补法,正气就会由弱变强。因此,正确掌握迎随的补泻方法,用心体察气机虚实变化的奥妙,掌握了这个关键,针刺的道理也就大体完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