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61.7 气血逆乱与疾病的形成
气血逆乱与疾病的形成

黄帝说:很好!我已听您讲了虚实病变的各种情形,但我还不知道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岐伯回答说:虚实的发生是由于邪气与气血相并合,导致阴阳失调,气与卫分相混乱,血逆行于经络,血和气都离开它们所应在的位置,所以形成了一虚一实的现象。如血并于阴分,气并于阳分,就会出现或惊或狂的症状;血并于阳分,气并于阴分,于是形成内热的症状;血并于上部,气并于下部,便会出现心中烦闷、易怒的症状;血并于下部,气并于上部,便形成精神错乱、健忘的毛病。黄帝问道:血并于阴分,气并于阳分,像这样血和气都离开它们所应在的位置,哪种情况为实?哪种情况为虚呢?岐伯回答说:气与血,皆喜欢温暖而讨厌寒冷,遇冷它们便凝滞而不流动,遇暖则可使已凝滞的血气逐渐疏散而正常流通。所以气和阳分相并合,就有血虚的情况;血和阴分相并合,就有气虚的情况。黄帝问道:人身体所具有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血和气,现在先生您却说血和阴分相并合会形成气虚,气和阳分相并合又会形成血虚,这样说来,不就是没有实的情况了吗?岐伯回答说:亢盛有余的就为实,缺少不足的就为虚。所以气和阳分相并合便无血,血和阴分相并合便无气,血与气都离开它们所应该在的位置而失去平衡,所以就形成了虚证。身体中络脉和孙脉的血气在正常情况下都灌注于经脉,若血与气相并于经脉中,就会形成实证了。若血与气均逆行于身体上部,就会出现严重的厥病,厥病可使病人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好像死了一样。如果气血能及时复返,病人就会苏醒,否则便会有死亡的危险。

气血的逆乱与疾病的形成

虚实的发生是由于邪气与气血相并,导致阴阳失调,气血离开它们所应在的位置,逆行于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