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60.3 四季针刺部位选择的依据
四季针刺部位选择的依据

黄帝问道:为什么在春天进行针刺时,多取络脉的分肉呢?岐伯回答说:春天是五行中木气开始主事的季节,与春季相应的肝气开始生发,肝气性能劲急,肝发生的病变多形成于春季中的疾风,经脉处于人体内部较深处,但风邪侵犯人体常存在于肌肤表层,不能入里,所以治疗春季时的疾病多取络脉的分肉进行针刺。

黄帝问道:为什么在夏天进行针刺时,多取盛经肌腠呢?岐伯回答说:夏天是五行中火气开始主事的季节,与夏季相应的心气开始长养,虽然脉细气弱,但阳气充裕,热气熏蒸于人体肌腠,向内进入经脉之中,所以针刺时多取盛经肌腠。针刺只需破皮,邪气就可以泄于体外,这是因为病邪居于浅表。上面所说的“盛经”,即指阳脉。

黄帝问道:为什么在秋天针刺时,多取经脉的腧穴呢?岐伯回答说:秋天是五行中金气开始主事的季节,与秋季相应的肺气开始收敛,秋季的金气充盛,而夏季的火气开始衰败,这时人体的阳气在经脉的合穴,秋季阴气开始升腾,湿邪浸入人体,到合穴处与阳气相合,阴气还未太盛,仍然不能够深入到机体内部。所以治疗时,多取经脉的腧穴以排出其阴邪,多取各经的合穴以排出与阳气相合的病邪,因为体表的阳气刚开始衰退,所以多取合穴进行针刺。

黄帝问道:为什么在冬天针刺时,多取井穴和荥穴呢?岐伯回答说:冬天是五行中水气开始主事的季节,与冬季相应的肾气开始闭藏,阳气衰退,阴气转盛,足太阳经气潜伏内沉,阳脉也随着足太阳经气的潜伏而不显。所以多取井穴来抑制上逆的阴气,多取荥穴以助长衰退的阳气。所以说冬天多取井穴和荥穴进行针刺,春天就不会流鼻血,指的就是上面所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