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60.2 治疗水肿病的57个穴位
治疗水肿病的57个穴位

黄帝问道:治疗水肿病的穴位共有五十七个,这五十七个穴位都是与哪些脏器有关呢?岐伯回答说:肾脏主管水液,所以这五十七个穴位都与肾脏有关。这五十七个穴位都是阴气积聚的地方,也是水液出入的通道。尾骶骨上共有五行,每行各有五个穴位,共五五二十五个穴位,都是与肾脏有密切关系的穴位。人体发生水肿病时,下部会出现肌肤浮肿、腹部胀满的症状,上部表现为气喘气粗,不能平躺,这也说明肺脏和肾脏都发生了病变。肺脏发生病变的症状是:呼吸喘促、无法平躺;肾脏发生病变即表现为水肿;肺被上逆的水气所逼迫,就使人不能平躺。肺脏和肾脏相互协调的功能失常,是水气停聚所造成的。在伏菟穴向上腹部挟脐两侧各有两行,每行各有五个穴位,共二十个穴位,这些穴位都是肾气通行的道路。足三阴经在脚趾内侧交会。足内踝骨上有一行,该行上分布有六个穴位,左右共十二个穴位。这是足少阴肾经的经脉下行的部分,又称为“太冲”。上面所说的这五十七个穴位,均是五脏的阴络经过之处,为水气所停滞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