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59.1 风邪致病的病症
风邪致病的病症

黄帝问道:我听说风邪是引发诸多疾病的根源,怎样用针进行治疗呢?岐伯回答说:风邪从外部侵袭人体,使人出现寒战汗出、头痛体沉、怕冷的症状。针刺治疗时可取风府穴,以使阴阳气血得以调和。若是正气不足的虚证,就采用补法,若是风邪过盛的实证,就采用泻法。如果感受了严重的风邪,出现了颈项疼痛的征候,也应当针刺大椎穴的上方入后发际一寸处的风府穴。若感受了较重的风邪,表现为汗出的症状,治疗时可灸背后夹脊第六椎旁三寸处的噫嘻穴。医生以手指按住病人的噫嘻穴,让其感到疼痛发出噫嘻之声,此刻医生的指下会有跳动的感觉。遇风而怕之症,治疗时应针刺其眉头的攒竹穴。颈项疼痛不能着枕之症,治疗时可针刺肩上横骨间的穴位;还可弯曲上肢,晃动手臂,针刺上肢下垂时与肘尖平齐的脊中部位。胁肋下虚软处的络脉牵引小腹痛胀的,治疗时可针刺噫嘻穴。腰部疼痛以至不能摇转,甚至筋脉拘急牵拉睾丸,治疗时可针刺八髎穴和疼痛的部位,八髎穴在腰骶骨间空隙之中。患鼠瘘病出现寒热往来不定症状的,治疗时可针刺膝外骨缝中的寒府穴。如果取膝上外侧的孔穴时,应让病人身体前倾,做揖拜的姿势;取脚心的涌泉穴时,应让病人做跪拜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