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58.3 督脉、任脉、冲脉穴位分布
督脉、任脉、冲脉穴位分布

督脉之脉气通达、灌注于二十八个穴位当中。后项中央有两个穴位。从前发际至后项共有八个穴位。面部正中有三个穴位。从大椎向下至尾骨及旁线上共有十五个穴位,从大椎到尾骶骨共有二十一个骨节,这是计算脊椎骨以确定穴位数目的计算方法。

任脉之脉气通达、灌注于二十八个穴位当中。喉部正中有两个穴位。胸部正中骨的凹陷处共有六个穴位。鸠尾下三寸有三个穴位,从中脘穴到脐中五寸共有五个穴位,从脐中到横骨六寸半共有六个穴位,任脉在腹部共有十四个穴位。下部前阴与后阴中间有会阴穴。双眼之下各有一承泣穴。下唇有一承浆穴,还有一龈交穴。

冲脉之脉气通达、灌注于二十二个穴位当中。从鸠尾旁开半寸向下到脐的左右,共有六个穴位,每个穴位左右各一穴,共计十二个穴位。从脐旁开半寸向下到横骨,共有五个穴位,每个穴位左右各一穴,共计十个穴位。这些是冲脉在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足少阴经脉之气通达、灌注的穴位有:在舌下部有两个穴位。足厥阴经在阴毛中有一个急脉穴。手少阴经在腕后左右各有一个穴位。阴蹻、阳蹻脉各有一个穴位,每个穴位左右各一穴,共计四个穴位。手足掌两旁的鱼际四穴,也是足少阴经脉之脉气所发的穴位。以上共计三百六十五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