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44.1 寒厥、热厥
寒厥、热厥

黄帝问道:厥病又分为寒厥、热厥,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下部的阳气不足,就会形成寒厥病;下部的阴气不足,就会形成热厥病。黄帝问道:热厥病的发热,一定从脚下先开始,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阳经之气起始于脚五趾的外侧,脚的阴经之气聚集于脚心,若阳经之气偏盛,阴经之气不足,阳经之气占据阴经之气的位置,因而脚下发热。黄帝问道:寒厥病的发冷,一定从脚五趾开始,再上升到膝关节,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阴经之气起始于脚五趾的里侧,集中于膝下而聚集于膝上。阴经之气偏盛,阳经之气不足时,寒冷从脚五趾开始,上升至膝关节。这种寒冷不是由于外邪入侵所致,而是由于体内阳气空虚所形成的。

黄帝问道:寒厥病是怎样形成的呢?岐伯回答说:前阴是宗筋聚合之处,也是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会合之地。在春季和夏季人体中的阳气多而阴气少,而在秋季和冬季人体中的阴气盛而阳气虚。如果有人自恃体质强壮,在秋季和冬季仍然过度劳累,纵欲无度,肾阳伤损而求助于脾胃的补给,即使如此,肾阳仍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精气下泄,阴寒之气向上逆行,停留在中部脾胃,脾胃阳气受损,无法将营养物质渗透灌注到全身经络,阳气衰弱。阳气逐日受损,阴气偏盛,四肢得不到阳气的温煦,所以形成了手脚寒冷的寒厥病。

黄帝问道:热厥病是如何形成的呢?岐伯回答说:所饮之酒进入胃中以后,由于酒气性热,致使体表络脉充满而经脉空虚,损伤了帮助胃输送津液至全身的脾脏,于是阴气虚弱,阳气乘虚而入,阳气侵入则导致胃不平和,胃气不和则进一步引起水谷精气衰竭,精气衰竭则人体四肢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这样的人,一定是经常醉酒,或是吃饱后行房事,造成酒和食物停留在胃中无法消化,郁结成热,中焦热邪过盛,热布散于全身,出现小便黄赤等症状。酒性热而剽悍,肾阴必定受损而衰弱,阳气亢盛,所以形成了手脚发热的热厥病。

厥病的发生

厥病有寒厥和热厥之分,寒厥病总是起于脚趾,热厥病总是起于脚心,这与阴阳之气在脚部的运行和交汇有关。

黄帝问道:厥病,有的使人腹部发胀,有的使人突然不省人事,要过半天或一天才能慢慢清醒过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人体上部的阴气偏盛,下部就偏虚,于是造成腹部胀满;人体上部阳气偏盛,那么下部之气向上逆行,逆行之气如邪气一般扰乱阳气,阳气也随之逆乱,所以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