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33.1 阴阳交
阴阳交

黄帝问道:有些患温热病的人,出汗以后又常常出现身体发热,脉搏躁动并不因为出汗而减弱,胡言乱语,不能吃东西,这是什么病呢?岐伯回答说:这种病叫“阴阳交”,患这种病的人一定会死。

黄帝说:我想听您说说它的道理。岐伯说:人能够出汗的原因,是食物进入胃中以后,化为水谷精气,精气旺盛,才能出汗。热病后期人体的精气与病邪互相抗争而出汗,说明病人的精气战胜了病邪。现在出汗以后又发热,是邪气亢盛的缘故,不能吃东西,则精气得不到补充,倘若热邪长期停留于体内,病人的寿命便不会长久。而且《灵枢·热病》中已经说过,出汗后脉象仍然盛大、躁动不安的病人,难免会死。现在脉象的变化不因为出汗而平静,这是由于精气不能胜过邪气的缘故,所以病人会死,这是很明显的。语言狂乱,表明神志失常,神志失常也是死亡的征兆。现在见到三种死亡的征兆,而看不到一点生机,所以,虽然在出汗后热度稍有下降,但最后仍然难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