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31.3 表里经脉同时受寒邪的症状
表里经脉同时受寒邪的症状

黄帝问道:如果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同时受寒邪侵袭而发病,又会出现什么症状呢?岐伯说:两经同时受寒邪侵袭,第一天是太阳和少阴两经同时发病,所以不仅有太阳病的头痛症状,还有少阴病的口干、烦闷症状。第二天是阳明经和太阴经同时发病,所以不仅有太阴病的腹部胀满、不想吃东西等症状,还有阳明病的身体发热、神志昏迷、说胡话等症状。第三天是少阳和厥阴两经同时发病,所以不仅有少阳病的耳聋症状,还有厥阴病的阴囊收缩和手足冰冷等症状。此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如果继续发展到水浆不能下咽、神志不清的程度,这样到第六天就会死亡。

黄帝问道:疾病发展到五脏均受到损伤、六腑气机不通、营卫血气运行不流畅的地步,像这样三天以后才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阳明经为十二经脉之长,气血最盛,虽然病邪已经传遍三阳三阴六经,又出现水浆不下、神志昏迷的症状,但阳明经尚存的气血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三天以后阳明经经气尽竭,所以病人便死亡。

大凡受寒邪侵袭而得的温热病,在夏至日以前发病的,称为“温病”;在夏至日以后发病的,称为“暑病”。在治疗暑病的初期,应当运用发汗的方法,使暑热邪气随同汗液一同外泄,而不应当运用收敛止汗的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