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18.2 脉象与胃气的关系
脉象与胃气的关系

健康人的脉气来自于胃。如果胃气的功能表现正常,这是人体健康的根本。如果人没有了胃气就叫作不顺,同时就会导致死亡。

春季时,脉搏应当从容、柔和、滑利中又有弦象,这是胃气正常的脉象;如果弦象比较突出,从容、柔和、滑利之象不充足,是因为肝脏发生了病变;如果弦象强劲、急促,并且没有从容、滑利、柔和的现象,就是“没有胃气的脉象”,这样就会死亡。春季的脉搏从容、柔和、滑利,并且微弦中又有轻浮之象,到了秋季就容易生病;如果轻浮之象特别突出,不到秋季就会生病。春季时,脏腑的真元之气会散布到肝脏,以滋养肝脏所主管的筋膜。

常脉

《内经》认为,胃是人体营卫气血之源,人之死生,决定于胃气的有无,即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有胃气就是常脉,表现在:

夏季时,脉搏应当从容、柔和、滑利中又有洪象,这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如果洪象比较突出,而从容、柔和、滑利之象不明显,是心脏有病变;如果洪而急促,却失去从容、柔和、滑利之象,就是“没有胃气的脉象”,这样就会死亡。夏季时,脉搏从容、柔和、滑利,同时洪中又有沉象,到了冬季时就很容易生病,如果沉象特别突出,不到冬季就会生病。夏季时,脏腑的真元之气通达到心脏,以滋养心脏所主管的血脉。

长夏季节时,脉搏应当从容、柔和、滑利而又平缓,这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如果软弱之象比较突出,而从容、柔和、滑利之象不明显,是脾脏有病变;如果特别软弱甚至失去了从容、柔和、滑利之象,就是“没有胃气的脉象”,这样就会死亡。长夏季节时,脉搏从容、柔和、滑利,并且软弱中又有沉象,到了冬季时就容易生病,如果沉象特别突出,不到冬季时就会生病。长夏季节时,脏腑的真元之气润养脾脏,同时也滋养了脾脏所主管的肌肉。

名词解释

胃气

脉学名词。指脾胃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

秋季时,脉搏应当从容、柔和、滑利中又有轻浮之象,这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如果轻浮之象比较突出,而从容、柔和、滑利不足,是肺脏有病变;如果只是轻浮而失去从容、柔和、滑利之象,就叫作“没有胃气的脉象”,这样就会死亡。秋季时,脉搏从容、柔和、滑利,且轻浮中又有弦象,到了春季时就容易生病;如果弦象特别突出,不到春季时就会发病。脏腑的真元之气在肺脏时位置最高,因为肺脏能运行营卫阴阳之气。

冬季时,脉搏应当从容、柔和、滑利中又有沉象,这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如果沉象比较突出,而从容、柔和、滑利不足,是肾脏有病变;如果只见沉,但失去从容、柔和、滑利之象,就叫作“没有胃气的脉象”,这样就会死亡。冬季时,脉搏从容、柔和、滑利,且沉中又有洪象,到了夏季时就容易生病;如果洪象非常突出,不到夏季就会生病。脏腑的真元之气在肾时位置最低,以滋养肾脏所主管的骨髓。

胃的大络脉,贯穿横膈膜,络于肺脏,外出于左乳之下,叫作“虚里”。搏动时,用手微可感觉到,是用来诊断宗气盛衰的。如果搏动的好像喘一样,急促而又断绝的,是膻中有病。如果脉来时无常数,又时而停止,并横格于指下,是因为胃中有积聚;如果脉断绝并没有了迹象,宗气又败竭,就会死亡;如果脉搏鼓动了衣服,就叫作“宗气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