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内经
1.3.16.3 针刺的一般原则
针刺的一般原则

凡是针刺胸、腹部位的穴位,一定要避开五脏。如果误刺心脏,很快就会死亡;误刺脾脏,五天会死亡;误刺肾脏,七天会死亡;误刺肺脏,五天会死亡;误刺隔膜,叫作伤中,即使病情暂时好转,但是不到一年必会死亡。

针刺要避开五脏,一定要知道逆从。所谓从,就是了解隔膜、脾、肾等内脏的位置,在针刺时避开。如果不了解隔膜、脾、肾等内脏的位置,不能避开,难免会刺伤内脏,那就是逆。为避免刺伤内脏,用针刺胸、腹时,要先用布缠裹胸、腹部位,然后再从布上刺针,如果针刺一次疾病不能痊愈,再刺一次。针刺时必须要肃静。针刺痈肿时可以摇动针柄,以出邪气;刺经脉时不要摇针,以免伤及经脉之气,这是针刺的原则。

十二经脉气血循环

如图所示,十二经脉气血是按照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肺经……依次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内经》认为,当经脉脏腑发生病变时,正气常借该脏腑气血旺盛之时与邪气交争,正邪交争而病作,疾病在不同部位发作会有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