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

朱链链

目录

  • 课程导入
    • ● 开学第一课:立足药品检验岗位,守住药品安全底线
    • ● 新课导入
  • 模块一 药物分析基础知识认知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质量标准,强国之基
    • ● 项目1 药品质量标准认知
      • ● 任务1 药典认知
      • ● 任务2 药典查阅
    • ● 项目2 药物分析实验室认知
      • ● 任务1 实验室6S管理认知
      • ● 任务2 实验室常用物品认知
    • ● 项目3 药品检验工作流程认知
      • ● 任务1 样品取样
    • ● “三新”强技:MES系统助力信息化取样
    • ● 模块测验
  • 模块二 药物理化分析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勤学好问,严谨无私
    • ● 项目1 药物鉴别分析
      • ● 任务1 药物性状分析
      • ● 任务2 药物一般鉴别分析
    • ● 项目2 药物杂质分析
      • ● 任务1 药物杂质认知
      • ● 任务2 药物一般杂质检查分析
      • ● 任务3 药物特殊杂质检查分析
    • ● 项目3 药物含量测定分析
      • ● 任务1 直接滴定法测定含量
      • ● 任务2 剩余滴定法测定含量
    • ● “三新”强技-自动滴定法
    • ● 模块测验
  • 模块三 药物仪器分析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知识更新,与时俱进
    • ● 项目1 光谱法分析
      • ● 任务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
      • ● 任务2 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
    • ● 项目2 色谱法分析
      • ● 任务1 薄层色谱法分析
      • ● 任务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 任务3 气相色谱法
    • ● “三新”强技: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药物分析新进展
    • ● 模块测验
  • 模块四 药物微生物检测分析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知法懂法,遵法护法
    • ● 项目1 无菌检查分析
      • ● 任务1 薄膜过滤法检查分析
      • ● 任务2 直接接种法检查分析
    • ● 项目2 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
      • ● 任务1 平皿法检查分析
      • ● 任务2 控制菌检查分析
    • ● “三新”强技:全自动菌落计数仪
    • ● 模块测验
  • 模块五 药品综合分析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良心制药,诚实守信
    • ● 项目1 固体制剂分析
      • ● 任务1 片剂分析
      • ● 任务2 胶囊剂分析
    • ● 项目2 半固体制剂分析
      • ● 任务1 乳膏剂分析
      • ● 任务2 栓剂分析
    • ● 项目3 液体制剂分析
      • ● 任务1 注射剂分析
      • ● 任务2 口服混悬剂分析
    • ● 项目4 雾型制剂分析
      • ● 任务1 吸入剂分析
      • ● 任务2 喷雾剂分析
    • ● 项目5 综合分析
      • ● 任务1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分析
        • ● 子任务1 取样鉴别
        • ● 子任务2 常规检查
        • ● 子任务3 特殊杂质检查
        • ● 子任务4 含量测定
    • ● “三新”强技-全自动溶出度测定仪
    • ● 模块测验
  • 模块六 审核报告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技能精湛,实事求是
    • ● 任务1 实验室数据处理
    • ● 任务2 出具报告
    • ● 技能提升: 分析方法的验证
    • ● “三新”强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 模块测验
  • 课程结课考试
    • ● 结课考试
  • 课程虚拟仿真资源入口
    • ● 虚拟仿真资源入口
案例修德:知识更新,与时俱进

张玉奎:如何成为我国首批会编程的化学家?知识更新最重要

                                                                                                 来源于红网2022-06-26 11:40



红网时刻新闻6月26日讯(记者 王杨 李丹 刘志雄 卢欣)6月25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存在‘天坑专业’,你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按照科学前沿发展和国家需求去做,你就肯定有前途,不愁找不到工作。”给当前结束高考,正在报志愿的高三毕业生和正走在求学之路上的众多学子信心和鼓励。

作为中国色谱领域的先驱者,张玉奎为推动我国分析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仪器产业化等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事科研近60载,张玉奎研究的领域涵盖了生物、化学、材料、环境等,这四个专业也被网友调侃为“天坑专业”。对此,张玉奎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青年学子和科研工作者,“选专业不必太纠结,突破专业界限不间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最重要。”

张玉奎说:“这数十年里我共有三次知识更新。”第一次,是学习语言。刚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时,阅读英文文献让从小到大学习俄语的张玉奎犯了难。“当时买来英汉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背单词,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补习班,加之在德国短期的学术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掌握了这门语言。等到在国际会议时,已经能与各国友人对答如流了。”

第二次知识更新,是学习编程。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的兴起使一个个色谱“波浪”能够存储起来,不仅节省物理空间,同时方便检索、查阅。张玉奎研究的重点就是将色谱仪的“波浪线”转化成计算机语言。

张玉奎回忆,“当时的机器内存有限,怎么样节省内存?我找到了一个指数修正的高斯分布函数模型,在数学家的帮助下,解决了算法问题,我自己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了色谱流出曲线的拟合。”这是一次勇于探索新兴学科,突破专业界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令张玉奎编写出色谱流出曲线拟合软件,实现对色谱峰型变化规律进行定量描述,为色谱数据处理和存储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卢佩章赞扬张玉奎是“大连化物所第一个会编软件的化学家”。

第三次知识更新是学习生物化学,“大健康、大数据都是未来研究的大势所趋,我一直在学习当中。”张玉奎说。

中国科协年会在湖南举办尚属首次,在张玉奎眼里,每个地区的仪器发展都有各自特色。“希望湖南能有几个加工中心来专门生产单元部件。”张玉奎说,湖南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希望湖南抓住举办中国科协年会这样一个特殊契机,培养更多大国工匠,推进制造装备、单元部件加工,树起“湖南制造”大旗,助力装备仪器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