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

朱链链

目录

  • 课程导入
    • ● 开学第一课:立足药品检验岗位,守住药品安全底线
    • ● 新课导入
  • 模块一 药物分析基础知识认知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质量标准,强国之基
    • ● 项目1 药品质量标准认知
      • ● 任务1 药典认知
      • ● 任务2 药典查阅
    • ● 项目2 药物分析实验室认知
      • ● 任务1 实验室6S管理认知
      • ● 任务2 实验室常用物品认知
    • ● 项目3 药品检验工作流程认知
      • ● 任务1 样品取样
    • ● “三新”强技:MES系统助力信息化取样
    • ● 模块测验
  • 模块二 药物理化分析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勤学好问,严谨无私
    • ● 项目1 药物鉴别分析
      • ● 任务1 药物性状分析
      • ● 任务2 药物一般鉴别分析
    • ● 项目2 药物杂质分析
      • ● 任务1 药物杂质认知
      • ● 任务2 药物一般杂质检查分析
      • ● 任务3 药物特殊杂质检查分析
    • ● 项目3 药物含量测定分析
      • ● 任务1 直接滴定法测定含量
      • ● 任务2 剩余滴定法测定含量
    • ● “三新”强技-自动滴定法
    • ● 模块测验
  • 模块三 药物仪器分析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知识更新,与时俱进
    • ● 项目1 光谱法分析
      • ● 任务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
      • ● 任务2 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
    • ● 项目2 色谱法分析
      • ● 任务1 薄层色谱法分析
      • ● 任务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 任务3 气相色谱法
    • ● “三新”强技: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药物分析新进展
    • ● 模块测验
  • 模块四 药物微生物检测分析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知法懂法,遵法护法
    • ● 项目1 无菌检查分析
      • ● 任务1 薄膜过滤法检查分析
      • ● 任务2 直接接种法检查分析
    • ● 项目2 微生物限度检查分析
      • ● 任务1 平皿法检查分析
      • ● 任务2 控制菌检查分析
    • ● “三新”强技:全自动菌落计数仪
    • ● 模块测验
  • 模块五 药品综合分析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良心制药,诚实守信
    • ● 项目1 固体制剂分析
      • ● 任务1 片剂分析
      • ● 任务2 胶囊剂分析
    • ● 项目2 半固体制剂分析
      • ● 任务1 乳膏剂分析
      • ● 任务2 栓剂分析
    • ● 项目3 液体制剂分析
      • ● 任务1 注射剂分析
      • ● 任务2 口服混悬剂分析
    • ● 项目4 雾型制剂分析
      • ● 任务1 吸入剂分析
      • ● 任务2 喷雾剂分析
    • ● 项目5 综合分析
      • ● 任务1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分析
        • ● 子任务1 取样鉴别
        • ● 子任务2 常规检查
        • ● 子任务3 特殊杂质检查
        • ● 子任务4 含量测定
    • ● “三新”强技-全自动溶出度测定仪
    • ● 模块测验
  • 模块六 审核报告
    • ● 衔接新标准
    • ● 案例修德:技能精湛,实事求是
    • ● 任务1 实验室数据处理
    • ● 任务2 出具报告
    • ● 技能提升: 分析方法的验证
    • ● “三新”强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 模块测验
  • 课程结课考试
    • ● 结课考试
  • 课程虚拟仿真资源入口
    • ● 虚拟仿真资源入口
项目2 药物分析实验室认知
  • 1 阅读时光:实验室认知
  • 2 阅读时光:实验室...

药品检验实验室简介

药品检验实验室通常包含理化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两部分;理化实验室运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生产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体及成品等进行鉴别、含量测定等分析和检验,其结果作为检品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和企业内部质量标准的依据。微生物实验室通过一系列试验以了解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体和成品的微生物状况检查。

实验室通风系统是整个实验室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系统之一。通风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对实验室环境、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设备的运行维护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实验室过度负压,通风柜气体泄漏,实验室噪音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难题。这些问题给长期在实验室中工作的人员,甚至工作在实验室周围的管理和后勤人员,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伤害。

一个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要求通风效果好、噪音低、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甚至要求室内压差和温湿度都能保持人体的舒适性。


一、建筑布局

由于企业的规模、仪器设备的水平、检测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制度、操作习惯的不同,厂房的布局也有所差异。并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对药品的和资料检测将会不断引进新方法、新技术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实验室的布局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从设计的角度,嘉东建议最好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既方便改造,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实验楼的布局一般为长方形中间内走廊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照。长方形横向轴线可采用6~8m,长度根据需要设定;纵向轴线可采用6~9m,或采用6m-2.5m-6m的方式,中间位内走廊,走廊宽度可根据需求设定。根据嘉东的设计经验,质检楼一般为2-3层,实验室的净高可设置为2.6m~3.0m,技术夹层的高度根据空调形式及结构来决定,一般不小于1m。


二、功能间的设置


规范要求药检室应有足够的场所以满足各项实验的需要。每一类分析操作均应有单独的、适宜的区域,最好具有物理分格的区域或场所有:送检样品的接受与贮存区;试剂、标准品的接受与贮存区;清洁洗涤区;特殊作业区;一般分析实验区;数据处理、资料储存区;办公室;人员用室如更衣室或休息室。因此,设计中,我们一般设如下主要功能间:


(1)中心实验室;

(2)仪器室,包括普通仪器室、精密仪器室、天平室等;

(3)微生物检查室,包括无菌或半无菌室、培养室、卫生学准备间;

(4)干燥室、消毒室、试剂存放间、玻璃仪器存放间、毒气室、特殊气体供应室以及留样观察等辅助功能间;

(5)质检办公室、档案室等管理功能间;


此外,还应配备空调机房、配电室、更衣间、卫生间等辅助用室,可与行政办公区域统一考虑或单独设置。若药检室为一单独的建筑单体,可将办公、更衣、配电、留样观察等设置在底层;若为组合式的办公质检楼,则应将质检部分置于行政办公的上部,并不得相互污染和相互干扰。


三、中心实验室的布局


中心实验室是各类药品检验时的样品处理、试剂配制、滴定分析、清洗器具、书写报告等的综合工作之地,是主要的分析检测场所,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为了方便操作,应与干燥室、天平室、仪器室等邻近。


四、无菌室(或半无菌室)的布局


无菌室(或半无菌室) 是进行微生物学质量检测的操作用室。对制剂的微生物学质量要求分为无菌要求和卫生学标准两种,对要求无菌的,如注射剂、眼用制剂等,制定了无菌要求,需要在无菌室中进行检测,设计中采用万级洁净环境下设置超净工作台来实现;对不要求完全无菌的一般制剂,但又不允许某些菌的存在,并且对于允许存在的菌落数又加以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卫生学标准,如:内服固体制剂、内服液体制剂、外用制剂等,可在半无菌室中进行检测,设计中采用在十万级洁净环境下设置超净工作台来实现。


无菌室(或半无菌室) 是洁净区域,应按GMP对洁净区的要求进行设计,人员进入需设置更衣及缓冲间,物料或物品进入也应设置缓冲(或传递窗) ,培养皿、培养基等均需进行灭菌方能进入。无菌室在能直接被外界观察到的地方,设置观察窗,已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空调机房就近设置,缩短送回风管路,同时还应设置配套的培养间、卫生学准备间、清洗间、灭菌间等。


五、仪器室


仪器室包括天平室、光谱室、显微室、普通仪器室等。一般天平室宜单独设置,层次多的应每层设置,其它各室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都应尽可能远离振源、高温,并靠近中心实验室。其布置原则是:干湿分开便于防潮、冷热分开便于节能、恒温集中便于管理、天平集中便于称量取样。


六、高温室


高温室指干燥室、消毒室等,是放置干燥箱、马弗炉或灭菌柜等的地方,一般应远离试剂室及冷冻室,房间设置感温感烟的报警器,并设置机械排风。


七、留样观察室


留样观察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的留样,可分开设置也可分区设置,室内应注意通风和防潮设计,有阴凉贮存要求的还应设置阴凉室。置于二层或二层以上楼层的还应准确计算楼面荷载,以确保安全


来源于知乎,发布于 2022-07-28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