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导言
    • 1.2 走进心理学
    • 1.3 什么是心理学
    • 1.4 心理学讨论什么
    • 1.5 古典心理学
    • 1.6 古典到现代
    • 1.7 现代心理学
  • 2 90后与心理学
    • 2.1 新生面临的心理适应期
    • 2.2 90后同学的心理特征
    • 2.3 90后与父母和老师的比较
    • 2.4 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 2.5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
    • 2.6 如何有效的学习和生活
  •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 3.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3.2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 3.3 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3.5 大学生环境的变化
    • 3.6 案例分析
    • 3.7 压力的定义
    • 3.8 身体与压力的关系
    • 3.9 积极面对压力
    • 3.10 应对压力小技巧
  • 4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问题应对
    • 4.1 认识我们的大脑
    • 4.2 记忆的概念
    • 4.3 记忆的基本过程
    • 4.4 遗忘
    • 4.5 如何提高记忆力
    • 4.6 关于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 4.7 影响学习的非认知因素
    • 4.8 培养创造力
    • 4.9 大学阶段的学习
  • 5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5.1 人际交往的概念
    • 5.2 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价值
    • 5.3 人际交往的工具及条件
    • 5.4 人际交往的形式及过程分析
    • 5.5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 5.6 人际交往中的印象管理
    • 5.7 人际交往的技巧
  • 6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 6.1 体味爱情
    • 6.2 爱情三角形
    • 6.3 恋爱心理的常见类型
    • 6.4 用沟通化解恋爱中的问题
    • 6.5 倾听与表达
    • 6.6 在恋爱与分手中成长
    • 6.7 性别角色及角色认同
    • 6.8 健康的性心理
    • 6.9 性心理困扰及其应对
    • 6.10 性行为不当的影响及应对
  • 7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 7.1 情绪的定义
    • 7.2 情绪的组成要素
    • 7.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 7.4 心境、激情与应激
    • 7.5 情绪的功能
    • 7.6 情绪的基本理论
    • 7.7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及特点
    • 7.8 理性情绪疗法
    • 7.9 不合理信念及情绪疗法
    • 7.10 应对负面情绪 培养积极情绪
  • 8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 8.1 何为自我意识
    • 8.2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 8.3 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 8.4 人格的心理学含义及其本质
    • 8.5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 8.6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 8.7 气质、性格和自我探索
  • 9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与应对
    • 9.1 变态人格
    • 9.2 心理学的识别方法
    • 9.3 变态心理学理论
    • 9.4 变态人格的分类与识别
    • 9.5 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疾病
    • 9.6 大学的危机干预与识别
    • 9.7 校园自杀危机的干预
    • 9.8 自杀预兆的识别与应对
心理学讨论什么
  • 1
  • 2 章节测验

心理学讨论:什么是客观现实,什么是内心现实,或主观现实。

一个男孩看到一片草地。(客观现实)

出现一位美少女,草地上鲜花开了,蝴蝶飞来飞去。男孩神色飞扬(内心现实)

女孩身边出现一位俊男,互相依偎,草原上草枯萎,天色暗淡。(内心现实),男孩落寞的离开。


在人际关系中:

1、不能以你自己对他的感受去评判对方;

2、当然,也不能根据别人的感受去评判他;

3、那么,只能好奇为什么自己对他的感受与别人不同。



宗教哲学家,犹太人,马丁.布伯认为人只能在与人的关系中发现“永恒的自己”。

马丁.布伯说:“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不是“我思”,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这种方式由两个原初词“我—它”与“我-你”来表达。

男孩子对老师表述的这个女孩子,与这个女孩子的当面表述她是不一样的。

女孩子也同样如此,变了表述对象,表述内容也变了。

首先,我与你的关系是被人的本体感决定的,主观的,直接的,这种本体感取决于两人同在。当他们彼此分开后,这样的感觉就消失。

同在,关系与感受存在,不同在,感受不那么真切或是消失。

其次,我与它的关系受社会通约标准影响,客观的,间接的,分开后可以回忆。

刚才提到的语方的通约,关系也一样有通约,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过多受制于社会通约标准束缚,本体感被淹没;

如果我们过多受制于本体感,我们失去了社会标准。

所以本质上,我们不知道自己,更不真的知道别人。


马丁.布伯的观点被后人称为:相遇哲学或者关系哲学。我更喜欢用同在哲学去理解它:我与宇宙同在,我与我的民族同在,我与我的祖国同在,我与社会现实同在我与我们的文化同在,我与我的故乡同在,我与我的学校同在,我与我的同学老师同在,我与我同在,我与你同在。

关系同在决定着我,也被我决定,我是它的部分,它也内化为我的部分。

有良好同在感的人,一定是较好地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你们同在时她给你带来美好的感觉;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也是你与他同在时感觉不舒服。错不在别人,错在你受制于你的本体感觉。所以你可以尝试 观察体会一下自己的本体感,逐渐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