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经济学思维导论
    • 1.1 课程介绍
    • 1.2 经济分析范式:约束最优化
    • 1.3 经济理性:凡事皆可定价
    • 1.4 个人理性vs集体理性
    • 1.5 分类的经济学思维
    • 1.6 知行合一的经济思维
    • 1.7 无处不在的非理性行为
    • 1.8 神经科学:我们是如何决策的?
    • 1.9 神经元实验
    • 1.10 标度效应(上)
    • 1.11 标度效应(下)
  • 2 管理:如何做到知人善用?
    • 2.1 劳资关系
    • 2.2 信息不对称
    • 2.3 初识效率工资
    • 2.4 效率工资:胡萝卜+大棒、失业大军
    • 2.5 高薪养廉 VS 小摊贩的治理
    • 2.6 “标尺竞争”的逻辑
    • 2.7 GDP锦标赛(上)
    • 2.8 GDP锦标赛(下)
  • 3 良禽择木而栖
    • 3.1 择业乃人生大事!(上)
    • 3.2 择业乃人生大事!(下)
    • 3.3 人力资本的积累
    • 3.4 非升即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Ⅰ)
    • 3.5 非升即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Ⅱ)
    • 3.6 非升即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Ⅲ)
    • 3.7 非升即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Ⅳ)
  • 4 谁的企业?谁做主?
    • 4.1 科斯定理:企业的边界(上)
    • 4.2 科斯定理:企业的边界(下)
    • 4.3 权威的概念及其与产权的关系
    • 4.4 剩余控制权应该给谁?
    • 4.5 机会主义和内部化
    • 4.6 联合生产需要监督者
    • 4.7 和尚与水
    • 4.8 企业家和企业
  • 5 家庭:亲情背后有理性
    • 5.1 经济学帝国主义
    • 5.2 牛郎与织女
    • 5.3 情人节(不)送花意味着什么?
    • 5.4 从实物期权看婚姻
    • 5.5 离婚率与劳动参与率的双向决定
    • 5.6 断绝父女关系,谁怕谁?
    • 5.7 生孩子:投资还是消费?
    • 5.8 计划生育与生育计划
    • 5.9 丈母娘经济&雄孔雀的大尾巴
  • 6 慕课的冲击:知识何以有力量?
    • 6.1 知识就是力量?
    • 6.2 知识的性质
    • 6.3 专利制度如何起作用?
    • 6.4 李约瑟之谜 (上)
    • 6.5 李约瑟之谜(中)
    • 6.6 李约瑟之谜 (下)
    • 6.7 慕课的经济分析:高校何以慕课?
  • 7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逻辑
    • 7.1 从分工视角理解互联网的影响
    • 7.2 互联网如何影响企业边界?
    • 7.3 互联网让产业边界模糊不清
    • 7.4 如何理解网络价值?
    • 7.5 互联网是一种“中心化”力量
    • 7.6 互联网平台如何获取和展示力量?
    • 7.7 “单栖”平台竞争
    • 7.8 飞信 VS 微信
    • 7.9 “多栖”平台竞争
    • 7.10 滴滴如何击败优步
    • 7.11 互联网医疗为何难做?
    • 7.12 罗伯津斯基:互联网的影响
    • 7.13 互联网和大数据是否会导致计划经济?
    • 7.14 从卡尔多到皮克蒂
    • 7.15 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替代人工
    • 7.16 中美关系:联姻还是脱钩?
    • 7.17 人工智能与共产主义
    • 7.18 如何应对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
  • 8 谈判中的硬道理与软实力
    • 8.1 自愿交易是双赢的
    • 8.2 完全信息下交易的有效性
    • 8.3 谈判的硬道理:弱国无外交
    • 8.4 以打促谈:改变现状的视角
    • 8.5 不完全信息下交易有效性的“不可能定理”
    • 8.6 非理性将有所得?
    • 8.7 以打促谈:揭示信息的视角
    • 8.8 承诺的价值:为何谈判中老大不能轻易出场?
    • 8.9 承诺的价值:耐用品垄断的机制
    • 8.10 承诺的价值:来自经营城市的例子
    • 8.11 分而治之:信息分享非常重要!
    • 8.12 如何看待电商平台“二选一”?
  • 9 理解政策的逻辑
    • 9.1 经济学中的勒沙特列原理(上)
    • 9.2 经济学中的勒沙特列原理(中)
    • 9.3 经济学中的勒沙特列原理(下)
    • 9.4 无处不在的倒U型
  • 10 阅读
    • 10.1 阅读
  • 11 调查问卷
    • 11.1 调查问卷
择业乃人生大事!(上)
  • 1 学习目标
  • 2 视频
  • 3 章节测试

通过本章学习,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问题:

(1)贡献vs议价:你的身价如何确定。

(2)通用性vs专有性:如何积累你的人力资本。

(3)为什么会有非升即走的雇佣制度?

(4)跳槽背后的信息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