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绪论
  •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 2.1 平面布局  概述
    • 2.2 平面布局——中国建筑组群方式
    • 2.3 艺术形象
      • 2.3.1 屋顶式样
      • 2.3.2 建筑的形式
    • 2.4 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 2.4.1 主要建筑材料
      • 2.4.2 结构形式
    • 2.5 装饰艺术特点
      • 2.5.1 木雕
      • 2.5.2 砖雕
      • 2.5.3 石雕
      • 2.5.4 琉璃
      • 2.5.5 泥塑
      • 2.5.6 彩画与壁画
    • 2.6 城市规划的特点 概述
      • 2.6.1 政治性因素
      • 2.6.2 里坊制与钟鼓楼
    • 2.7 中国古代建筑制度
      • 2.7.1 建筑等级制度
      • 2.7.2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屋顶式样
      • 2.7.3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开间数
      • 2.7.4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建筑色彩
      • 2.7.5 建筑等级制的表现——彩画式样
      • 2.7.6 工官制度
    • 2.8 中国古建筑的地域特色
      • 2.8.1 中国古建筑的南北差异
      • 2.8.2 地理气候条件
      • 2.8.3 社会历史条件
      • 2.8.4 文化
  • 3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艺术特点
    • 3.1 城防建筑
      • 3.1.1 城防建筑概述
      • 3.1.2 城防建筑实例
    • 3.2 宫殿建筑
      • 3.2.1 北京故宫
      • 3.2.2 其他宫殿建筑
    • 3.3 坛庙建筑
      • 3.3.1 天坛
        • 3.3.1.1 “形”的象征
        • 3.3.1.2 “色彩”的象征
        • 3.3.1.3 “数”的象征
      • 3.3.2 祠、庙
        • 3.3.2.1 孔庙和文庙(上)
        • 3.3.2.2 孔庙和文庙(中 )
        • 3.3.2.3 孔庙和文庙(下)
    • 3.4 陵墓建筑
      • 3.4.1 陵墓建筑 概述
      • 3.4.2 陵墓建筑——构造形式
    • 3.5 宗教建筑
      • 3.5.1 宗教建筑 概述
      • 3.5.2 佛教建筑
      • 3.5.3 道教建筑
      • 3.5.4 塔
      • 3.5.5 石窟
    • 3.6 园林艺术
      • 3.6.1 皇家园林
      • 3.6.2 私家园林
    • 3.7 书院建筑
      • 3.7.1 选址与环境营造
      • 3.7.2 自由的讲学
      • 3.7.3 祭祀文化
      • 3.7.4 岳麓书院
    • 3.8 祠堂建筑
    • 3.9 会馆建筑
    • 3.10 民居
      • 3.10.1 合院式民居
      • 3.10.2 天井院落式民居
      • 3.10.3 窑洞式民居
      • 3.10.4 干栏式民居
      • 3.10.5 土楼式民居
      • 3.10.6 碉楼式民居与毡包式民居
    • 3.11 桥
    • 3.12 牌坊
  • 4 古建筑保护问题
    • 4.1 古建筑保护问题 概述
    • 4.2 古建筑问题的根源
    • 4.3 消失的古建筑(上)
    • 4.4 消失的古建筑(下)
    • 4.5 外国实例
    • 4.6 本人保护作品
  • 5 阅读
    • 5.1 阅读
  • 6 问卷调查
    • 6.1 问卷调查
牌坊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牌坊,也叫牌楼,牌楼上面的小屋顶叫“楼”,“牌楼”一词即由此而来。牌楼的造型也由开间数和“楼”的数量来称呼,例如“三间三楼”、“三间五楼”等。






               北京十三陵牌坊                                上海文庙牌坊

从材料和结构上说,牌坊有木构和石构两类。南方的牌坊以石构为多,适应南方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从功能性质上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志性牌坊,一类是纪念性牌坊。标志性牌坊一般立于某一重要建筑入口之前,成为重要建筑的前奏和标志。例如某庙宇前面的大路口立一座牌坊,昭告人们到了什么地方,要恭敬庄肃了。







        北京雍和宫牌坊        古画中的北京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清《都畿水利图卷》局部)

纪念性牌坊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纪念性建筑,所谓表彰和纪念,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弘扬道德思想的一种手段。国家通过对某人的表彰和纪念来宣传一种道德理想,用以教化民众。被表彰和纪念的人主要有几类,积德行善的好人、坚守贞节的女性、读书做官的才俊、甚至健康长寿的老人等。而且这种表彰都必须是皇帝亲自表彰,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牌楼的正中间最上面都有一块较小的竖匾,上书“圣旨”或者“恩荣”,表明是皇帝亲自下旨表彰,古代规定没有皇帝的圣旨是不能立牌坊的。

              安徽黟县西递村牌坊                  湖南澧县余家牌坊
                  刘来氏牌坊                 刘来氏牌坊石雕
            安徽绩溪“双寿承恩坊”              余家牌坊石雕 
               余家牌坊细部                    汝城绣衣坊
                    刘来氏牌坊细部             湖南永顺洗心池牌坊细部 

中国现存最大规模的牌坊群——安徽歙县棠樾村牌坊群,一连七座牌坊矗立在村外的大道上。这个牌坊群就是为了表彰棠樾村中的一个大家族——鲍氏家族的贡献。鲍氏家族自南宋时前来此地,世代居住在棠樾村。家族中男性大多在外经商、读书、做官,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女人们在家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友爱乡里,多次得到皇帝的表彰,因此建了那么多的牌坊。

                                    安徽歙县棠樾村牌坊群

中国古代建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种建筑类型都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它们是中国古代数千年文明史的形象表达,所谓“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就是这个意思,它是比任何文字的历史都更直接更真实的历史。所以我们今天必须要好好珍惜,好好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