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

李子勋 甄宏丽

目录

  • 1 性文化概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古代性文化概述
    • 1.3 中国古代性文化历史演变
    • 1.4 世界性文化纵览
    • 1.5 东西方性文化比较
  • 2 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
    • 2.1 性生理概述
    • 2.2 社会性别
    • 2.3 金赛性向发展理论
    • 2.4 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
    • 2.5 皮亚杰的两性发展动力
    • 2.6 两性性别差异的决定因素
    • 2.7 大学阶段亲密关系现状
    • 2.8 大学生性心理特点
    • 2.9 “谈恋爱”的深度解读
  • 3 我们的身体 我们自己
    • 3.1 自我以身体划界
    • 3.2 身体的开放度与亲密等级
    • 3.3 小组讨论:你的身体开放度
  • 4 亲密中的安全与安全的性爱
    • 4.1 个体性发展的路径
    • 4.2 什么是安全的性爱
    • 4.3 大学生如何取悦自己
  • 5 性的深度分析
    • 5.1 广义的性与狭义的性
    • 5.2 男女性感的差异
    • 5.3 大学生对性问题的探索
  • 6 健康的性标准
    • 6.1 健康性爱的衡量标准
    • 6.2 性道德与人格品质
    • 6.3 小组讨论:你的情爱价值观
  • 7 异性交往中的法则
    • 7.1 如何说“yes/maybe/no”
    • 7.2 亲密交往中的自我调控
    • 7.3 性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 8 大学时期 “you can do, you can’t do”
    • 8.1 你的性态度
    • 8.2 性、爱与婚恋
    • 8.3 小组讨论:你的大学爱情
  • 9 深度认识艾滋病
    • 9.1 艾滋病防治学习目标
    • 9.2 HIV的致病机理
    • 9.3 感染HIV后经历的几个阶段
    • 9.4 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
    • 9.5 艾滋病的防控难点(一)
    • 9.6 艾滋病的防控难点(二)
  • 10 艾滋病的防治
    • 10.1 艾滋病的防治策略
    • 10.2 艾滋病的防治成果
    • 10.3 治疗方法及面临困难
    • 10.4 积极预防艾滋病
    • 10.5 大学生群体的防艾现状
    • 10.6 坚持安全性行为/远离毒品
    • 10.7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 11 HIV感染高危人群防艾
    • 11.1 同性恋不是艾滋病的代名词
    • 11.2 大学生群体同性恋防艾现状
  • 12 与HIV感染者“共生”
    • 12.1 HIV感染者与别人的相处
    • 12.2 与HIV感染者的相处
  • 13 阅读
    • 13.1 阅读
  • 14 问卷调查
    • 14.1 问卷调查
金赛性向发展理论
  • 1 课程
  • 2 章节测验


金赛


 金赛(1894-1956)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原是一位昆虫生态学家,然而使他闻名的却是他对人类性行为的研究。            

1948年和1953年,金赛和他的同伴分别发表了两份研究报告,就是《男性性行为》和《女性性行为》,后世也把它们统称为“金赛报告”。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迄今为止仍是世界上最大规模、最详尽的有关人类性行为的调查分析,为性科学理论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数据资料。



金赛性学报告


 金赛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出版了《男性性行为》,五年以后,他又出版了《女性性行为》,这两个报告合称为《金赛性学报告》。它是一部资料翔实的学术著作,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性资料库”。该书用大众对话的形式,从一个人的生前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各个年龄段所碰到的650个性问题,编列撰排18章,逐一作了坦诚、认真而又清晰地回答,是现代人的性知识大全。




金赛量表


金赛量表是赛博士制定的一个尺度,尝试用0至6代表人的性取向定位。它在1948年金赛博士的《男性的性行为》一书中首次发表,在后来的《女性的性行为》一书中也起了辅助作用。

金赛认为男人并不是只有“同性恋”和“异性恋”两种,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同性恋/双性恋倾向,分别只取决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