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

李子勋 甄宏丽

目录

  • 1 性文化概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古代性文化概述
    • 1.3 中国古代性文化历史演变
    • 1.4 世界性文化纵览
    • 1.5 东西方性文化比较
  • 2 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
    • 2.1 性生理概述
    • 2.2 社会性别
    • 2.3 金赛性向发展理论
    • 2.4 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理论
    • 2.5 皮亚杰的两性发展动力
    • 2.6 两性性别差异的决定因素
    • 2.7 大学阶段亲密关系现状
    • 2.8 大学生性心理特点
    • 2.9 “谈恋爱”的深度解读
  • 3 我们的身体 我们自己
    • 3.1 自我以身体划界
    • 3.2 身体的开放度与亲密等级
    • 3.3 小组讨论:你的身体开放度
  • 4 亲密中的安全与安全的性爱
    • 4.1 个体性发展的路径
    • 4.2 什么是安全的性爱
    • 4.3 大学生如何取悦自己
  • 5 性的深度分析
    • 5.1 广义的性与狭义的性
    • 5.2 男女性感的差异
    • 5.3 大学生对性问题的探索
  • 6 健康的性标准
    • 6.1 健康性爱的衡量标准
    • 6.2 性道德与人格品质
    • 6.3 小组讨论:你的情爱价值观
  • 7 异性交往中的法则
    • 7.1 如何说“yes/maybe/no”
    • 7.2 亲密交往中的自我调控
    • 7.3 性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 8 大学时期 “you can do, you can’t do”
    • 8.1 你的性态度
    • 8.2 性、爱与婚恋
    • 8.3 小组讨论:你的大学爱情
  • 9 深度认识艾滋病
    • 9.1 艾滋病防治学习目标
    • 9.2 HIV的致病机理
    • 9.3 感染HIV后经历的几个阶段
    • 9.4 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
    • 9.5 艾滋病的防控难点(一)
    • 9.6 艾滋病的防控难点(二)
  • 10 艾滋病的防治
    • 10.1 艾滋病的防治策略
    • 10.2 艾滋病的防治成果
    • 10.3 治疗方法及面临困难
    • 10.4 积极预防艾滋病
    • 10.5 大学生群体的防艾现状
    • 10.6 坚持安全性行为/远离毒品
    • 10.7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 11 HIV感染高危人群防艾
    • 11.1 同性恋不是艾滋病的代名词
    • 11.2 大学生群体同性恋防艾现状
  • 12 与HIV感染者“共生”
    • 12.1 HIV感染者与别人的相处
    • 12.2 与HIV感染者的相处
  • 13 阅读
    • 13.1 阅读
  • 14 问卷调查
    • 14.1 问卷调查
艾滋病的防治策略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1、预防艾滋病的ABC

上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应对艾滋病的ABC法则,即禁欲、忠贞、安全套。

A:禁欲(Abstinence

如果人不进行性活动,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只有掌握了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学会调节性冲动,遵守社会性道德规范,才能避免轻率地卷入危险的性活动,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

B:忠诚(Be faithful

是指对不能禁欲的人,要做到夫妻双方或有性伙伴关系的双方相互忠诚。与多人发生性行为是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C:安全套使用(Condom

如果无法做到AB这两点,“C”告诉我们的是,正确使用安全套也可以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

根据以上三种预防方法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它们被称为预防艾滋病的ABC

2、CNN

CNN是安全套、针具交换、商议的英文缩写。

3PEP暴漏后服药

HIV暴露后服药(简称PEP)是指可能受到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尽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阻断感染的预防治疗措施。

到目前为止,虽然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抑制艾滋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减少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延长患者的生命,但艾滋病仍然属于致死性疾病,在没有遇到真正的克星前,依然没有办法能将艾滋病毒从体内清除出去,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然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即HIV暴露后预防)能够有效地降低HIV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水平,并使许多人保持健康而不发病,因此进行暴露后服药是极其必要的。

     PREP 为预防性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