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作业
1.恐怖爆炸活动及应对
大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防爆安全常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储备一些必要的急救技能,就能在危险降临的时候,保持镇静,才有机会化险为夷。
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异常情况要有足够的警惕,特别是在校园人员密集场所如教室、图书馆、食堂、大礼堂等处发现可疑包裹等物品时,应保持冷静,可采用“一听二闻”的方法,对可疑包裹作初步的判断。
听,就是用耳朵听包裹内是否有可疑的钟表走表声;
闻,就是用鼻子闻包裹内是否有火药的气味。切勿直接接触或翻动可疑物品,如上述两法仍无法排除是否为爆炸物或一旦发现爆炸可疑装置,马上远离可疑物品,确保自身安全,并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
2.恐怖投毒活动及应对
校园投毒案件仍在我国高校内时有发生,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广东、湖南的高校就曾发生了造成百余名学生中毒的恶性投毒案件,由于案件受害人牵涉面广,造成社会恐慌效应明显.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和大学生的警惕。
主要应对措施:
加强对学校内化学危险品、剧毒品的管理。学校的食堂往往是投毒案件的发生地,学校的后勤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但对大学生个人来说,也需增强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除了学习掌握专业课程外,在当今社会,必须掌握一些与人沟通的技术和心理调试的技巧,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切忌走极端,采取过激行动。同时,在与他人交往中,对同学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要有所包容,善意地指出和帮助,决不能恶意地嘲笑或孤立同学。当然,对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应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学生工作部门或保卫部门反映,以便学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化解矛盾。
3.生化恐怖活动及应对
生化恐怖活动是指通过散布病毒等病原体、投放放射性物体,造成大范围的人群受感染或辐射,从而制造大范围人员的高度恐慌的恐怖活动。例如,2002年轰动美国的炭疽邮件的恐怖活动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在我国高校也发生多起收到不明粉末状异物的邮件,虽最终排除了投放炭疽或其他生化病毒的恐怖案件,但对此种恐怖活动方式应保持适当的警惕。
主要应对措施:
大学生在收到陌生邮件或可疑邮件时,应仔细审核寄件人的姓名和地址以及邮戳,对于邮件地址及署名模糊的可疑邮件要有警惕性。不要轻易拆开信封。信封开启,一旦发现有粉末状异物时,应立即停止操作,用塑料袋密封好并不再移动,然后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卫生防疫部门,最后,还要对双手及接触邮件的部位进行消毒。
4.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恐怖活动及应对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即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这类恐怖活动虽然没有造成他人人身、财产的实质性的伤害或损失,但在制造恐怖气氛上与爆炸等恐怖活动有类似的效果。我国为打击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动,在《刑法》第291条之后增加一款,即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罪名。
主要应对措施:
大学生如果在计算机或手机上发现恐怖电子邮件和恐怖短信时,要及时报告学校的保卫部门或公安部门,不要随意删除电子邮件和短信,以免证据消失,更不能随意转发、群发,为恐怖活动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