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电视专题节目概述
    • 1.1 电视专题节目界定
    • 1.2 电视专题片的功能
    • 1.3 电视专题节目的历史发展一
    • 1.4 电视专题节目的历史发展二
  • 2 电视专题节目的风格分类
    • 2.1 电视专题节目的分类一
    • 2.2 电视专题节目的分类二
  • 3 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流程
    • 3.1 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 3.2 电视专题节目制作一般流程
    • 3.3 主要创作阶段
    • 3.4 创作的关键环节
  • 4 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观念
    • 4.1 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观念
    • 4.2 电视专题节目的选题
      • 4.2.1 电视专题节目选题选择
      • 4.2.2 电视专题片的选题原则
  • 5 电视专题节目的构思
    • 5.1 电视专题节目构思的特点
    • 5.2 电视专题节目制作的总体要求
      • 5.2.1 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构思的程序
      • 5.2.2 电视专题片策划与构思的关键点
      • 5.2.3 电视专题节目的构思视听化
  • 6 电视专题节目的素材拍摄
    • 6.1 纪实风格
    • 6.2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叙事手段
    • 6.3 纪实性电视专题偏的发展趋势
    • 6.4 电视专题节目的镜头特点
    • 6.5 细节的重要性
  • 7 电视专题节目的节奏
    • 7.1 电视专题节目的节奏
电视专题节目的分类一

电视媒介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发展和电视形态的多元化呈现,如不对之进行科学的界定与分类,很难适应我国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实践需要与科学管理。在我国首次对电视专题节目界定时,提出了十六字的指导方针,即涵盖周全、分类准确、界定周密、表述精当
    “涵盖周全”是要求分类条目基本上能类分现有中国电视专题节目,而且要求留有余地,不致顾此失彼,造成工作上的困难。
     “分类准确”指分类条目(在文献分类法中称之为类目)的科学性,既能从类目体系中体现出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又有科学的分野,工作起来有所依据,界限清楚,避免或尽量减少分类交叉,无所适从的状况。
    “界定周密”对每一分类条目作出科学的定义,阐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表述精当”文字表达要求精当。若表述不当,同样起不到周密界定的作用。
    根据上述指导方针,我国电视专题节目的分类采用按节目构成的表现形式作为分类标准,依次按三级类目分类。第一级分类按专题节目的构成分为四大类,即报道类(含纪录片)、栏目类、非栏目类和其他类,其中前两类与本书研究对象形成直接对应相关。第二级和第三级类目则分别按表现形式和该类的性质、特点分类。

按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第一级分类,有报道类和栏目类,其中报道类应视为狭义上的电视专题,俗称专题片。电视开创时期,习惯把较长的、较深入的新闻报道叫作电视专题片,而把专门就某一方面内容或对象而设立的节目(栏目)叫做电视专题节目(栏目)。现在看来,这种称谓不科学,容易造成混淆。故而,本书将电视专题视为一种完整、独立的电视节目形态,即采用无虚构的艺术手法,对事实进行系统分析报道的电视节目——电视专题片,以此与电视栏目相区别。教育部关于广播电视专业主干课程《电视专题与栏目》在名录上也是将二者明显区别开来。在实际操作中,电视台往往将那些难以人栏的临时性节目,总是以专题片的类型安排播出,如200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抗击雪灾的《雪战》、汶川抗震救灾的《震撼》。

一、专题节目的分类

按题材内容、风格样式、操作形式、文化形态、播出形式、专题片叙事者等不同标准划分,可以得出多种不同类别。主要以下几种:

(一)题材内容来划分

人文类、社会报道类、自然环境类。

(二)按风格样式来划分

再现与表现两大类,或者说纪实与写意类。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主任高峰将专题片分为纪实类、表现类、思辨类。

(三)按操作形式来划分

台湾著名纪录片人李道明先生曾分为四类:即旁白、解说加画面的“主观式”,由采访构成的“采访式”,既无旁白也无解说和采访的“纯观察式”,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互动构成的“反射式”。

(四)按文化形态来划分

张同庆在《多元公升的纪录时空》一文中将纪录片分为主流文化纪录片、精英文化纪录片、大众文化纪录片和边缘文化纪录片。

(五)多标准分类

1992111993411月,中央电视台牵头的三次研讨会中,本着“涵盖周全、分类准确、界定周密、表述精当”的宗旨,采用以表现风格形式、播出形式和传播方式为主要标准,将我国电视专题片分成四大类:报道类、栏目类、非栏目类和其他类。

﹡报道类

(1) 纪实型  (包括《东方时空》、《社会纪录》等央视节目)

(2) 创意型   (包括《探索发现》等央视节目、各种电视散文)

(3) 政论型   重大事件的专题性报道

(4) 访谈型  《面对面》

(5) 讲话型 《百家讲坛》

﹡栏目类

(1) 对象型 

(2) 公共型  

(3) 服务型  

﹡非栏目类

(1) 特别节目型 

(2) 系列节目型  

(3) 连续节目型  

(4) 竞赛型

﹡其他类

(1)主持人节目 

(2) 节目主持人

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接受这些界定的分类方法,尚待实践证明”。纵观这次界定后的十几年实践,不论是在实际制作中,还是学术研究中,电视专题片的称谓从未消失过,即便是中央电视台在近年来的节目播出中,也频频出现专题片的字样。就是在2004年中国最后一次广播影视年度大奖(此后每两年评选一次)中,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优秀电视社教节目评比类别中,仍有电视专题片的评奖类别。在《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004年度社教佳作赏析》(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还专门收录了“2004年度优秀专题片评奖综述”一文。这说明,在实际创作中电视专题片作为明显区隔于电视纪录片和电视栏目的节目形态,确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但为避免概念上的多义性,本文还是将电视专题片与狭义上的电视专题视为同一概念分类,这也符合业界创作实际和学界理论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