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转移途径
淋巴系统承担着人体重要的免疫功能,当人体受到病毒侵入感染时,淋巴结会肿大疼痛,淋巴腺内的淋巴球也会运用免疫功能,对抗外来病菌。不过,对于“贪婪”的癌细胞来说,淋巴转移也是最早的途径。
癌细胞转移主要分为三种途径。
淋巴转移一般最早,淋巴系统遍布周身,是癌细胞转移的理想及首选通道。淋巴转移往往由近及远,如乳腺癌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之后转移到锁骨上、下淋巴结,甚至对侧腋窝淋巴结。因此进行肿瘤切除时,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放疗除了照射原发肿瘤病灶外,还要照射周围淋巴结。
其次,癌细胞会血行转移。直接侵入血管或经淋巴管进入血管的癌细胞,会随血流到其他部位如肺、脑、肝和骨等,这就是血行转移。胃肠道癌症常转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肾癌、骨肉瘤等常转移到肺,肺癌易转移至脑,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化疗就是为了避免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而用药“沿途”消灭癌细胞。
第三种途径是种植转移,这种转移比较少。癌细胞如果从肿瘤表面脱落,“ 掉”在胸腔、腹腔和脑脊髓腔等处,就会“生根发芽”,发生地一般在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肠膀胱窝、颅底等处。
淋巴管炎:
成人人体淋巴结约有600~700个,临床一般只检查身体各部位的表浅淋巴结。健康人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不超过1厘米,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不易触及,无压痛及毗邻组织粘连。凡病毒、细菌、结核菌或是霉菌皆能导致淋巴结发炎。表浅淋巴结呈组群分布,每一组群淋巴结接受-定部位的淋巴液,如耳、乳突区的淋巴结接受来自头皮的淋巴液;颌下淋巴结群接受口底、颊粘膜、齿龈等处淋巴液;颏下淋巴结群接受颏下三角区内组织、唇和舌部的淋巴液。颈深部淋巴结收集鼻咽、喉、气管、甲状腺等处淋巴液;右锁骨上淋巴结接受气管、胸膜、肺等处淋巴液;左锁骨上淋巴结接受食道、胃肠等器官的淋巴液。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淋巴液回流入腋窝淋巴结;下肢、会阴部淋巴液回流入腹股沟淋巴结。当身体某部位发生炎症或癌症时,微生物或癌细胞可沿淋巴管蔓延,到达该器官或该部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或压痛,因而对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根据瘤细胞的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病理学特征在霍奇金淋巴瘤为瘤组织内含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特异性的里-斯(Reed-Steinberg) 细胞,HL按照病理类型分结节性富含淋巴细胞型和经典型,后者包括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NHL发病率远高于HL,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一组独立疾病的总和,病理上主要是分化程度不同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或网状细胞,根据NHL的自然病程,可以归为三大临床类型,即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根据不同的淋巴细胞起源,可以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例]
患者,女性,45岁。因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左侧乳房无痛性肿块1周就诊。体格检查:乳房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近乳晕处触及-大小3.0cmx2.5cm的肿块, 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触痛。该处皮肤稍凹陷,路呈桶皮样变。左侧腋下可触及-枚直径1.5cm的淋巴结,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度-般。辅助检查:乳房钼靶X线检查示右侧乳房肿物边界不规则,呈毛刺状高密度影,内有砂砾样钙化。
[问题与解析]
1.下列关于乳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乳腺叶和输乳管均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B.由郭腺及大量结缔组织组成
C.每个乳腺叶有一个输乳管
D.乳头的周围有乳晕
E.乳房悬韧带对乳腺有固定作用
答案: ACDE
解析:成年女性乳房的中央有乳头,其周围皮肤颜色较深,称乳晕。乳房由皮肤、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和乳腺构成。纤维组织将乳腺分为15~20个乳腺叶,每个乳腺叶有一 个输乳管, 乳腺叶和输乳管均是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乳房悬韧带连于乳房皮肤与乳腺深面的胸筋膜之间,对乳腺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2.此病例的诊断是什么?并简述诊断思路。
解析:根据患者为中年女性,主诉无痛性右侧乳房肿块结合体检和乳房铝靶X线检查可以初步诊断为左侧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常见于青年女性,乳房肿块光滑、界清、活动度好,无淋巴结肿大,钼靶X线示边界清晰的肿块影;乳腺袁性增生病的肿块呈周期性胀痛和增大,与增厚腺体无明显边界,-般无局限性肿块。根据患者体检和辅助检查基本可以明确排除后两者,行病理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该患者已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请用所学的解剖学知识解释。
解析:乳房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结,引流方向包括:①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注入胸肌淋巴结;②上部的淋巴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③内侧部的淋巴注入胸骨旁淋巴结;④内侧部的浅淋巴管与对侧乳房浅淋巴管相交通;⑤内下部的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相交通。